[发明专利]脱除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2583.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邹薇;任淑;滕加伟;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08 | 分类号: | B01J20/08;B01J20/06;B01J20/04;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张宝香;彭晓玲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 气体 一氧化碳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吸附剂的组成包括:Cusubgt;x/subgt;Mgsubgt;6‑x/subgt;Fesubgt;2/subgt;Osubgt;9/subgt;或Cusubgt;x/subgt;Mgsubgt;6‑x/subgt;Alsubgt;2/subgt;Osubgt;9/subgt;,其中x=1~6。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碱性溶液滴加到含铜、镁以及铁或铝的溶液中进行沉淀反应,然后经水热晶化,干燥和焙烧等步骤,得到所述的吸附剂。该吸附剂具有脱除气体中一氧化碳效率高、制备方法简便、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操作简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O的主要来源有烃类燃烧及其部分氧化、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家用煤气灶和热水器等的排放气等。作为释放到空气中的一种气体污染物,CO的危害较大,这主要是由于CO与人体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和作用,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表明当暴露在浓度大于25ppm的一氧化碳环境中超过8小时,如CO浓度达到600~700ppm,将有很大几率造成生命伤害。因此治理或净化气体中CO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用吸附法脱除一氧化碳的技术因其高效快速、无二次污染、易操作等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选用价格低廉、材料易得、制备简单、吸附容量大、再生容易的吸附剂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
CN103418337B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及吸附方法。所述吸附方法包括:以氯化亚铜、13X分子筛、氢氧化铝和200目凹凸棒石提纯粉为原料制备的吸附剂,但未给出该吸附剂的使用方法及吸附性能。
CN104907097A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一氧化碳的多孔材料,以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活性炭、分子筛为主的复合材料为催化剂的载体,采用分步浸渍和络合工艺,负载铁、铜、钴、镍、锰、锌或铈等活性组分制备而成,所述催化剂形状为粉末状、条状、块状、球状或蜂窝状中的一种,该催化剂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表现出大于95%的催化氧化一氧化碳性能,可将一氧化碳氧化降解为CO2和H2O,无中间产物。
CN105749858A公开了烟气净化领域的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NaY型分子筛作为载体,将NaY型分子筛加入CuCl2溶液中,再加入适量硝酸铈,使用微波辐射法将上述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干燥后再将交换后的分子筛焙烧即可得到吸附剂。该吸附剂使用前需使用氢气还原活化,使用后分子筛可通过抽真空或者升温脱附。
目前,负载催化剂的载体多以活性炭、分子筛、氧化铝等多孔材料为载体,负载铜、锰、铈等活性组分,对一氧化碳吸附亦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在实际环境下,一氧化碳去除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业废气中一氧化碳的脱除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脱除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制备方法及用途。该吸附剂具有脱除气体中一氧化碳效率高、制备方法简便、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操作简便等特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脱除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其组成包括:CuxMg6-xFe2O9或CuxMg6-xAl2O9,其中x=1~6,优选为1~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吸附剂具有类水滑石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150~300m2/g,优选为150~28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2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联轴器
- 下一篇:一种烯烃歧化生产丙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