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统一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91296.0 | 申请日: | 201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G06F13/40;H04L41/08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郭大美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型 设备 热插拔 统一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统一识别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嵌入式系统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识别多类型设备热插拔事件的方法繁琐、识别代码难以复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统一识别的方法及系统,系统应用层的设备识别服务程序和内核层的回调函数监听设备的热插拔事件,当发生热插拔事件时,应用层和内核层将热插拔事件按识别协议的格式保存,本发明可以将多类型设备的热插拔事件保存到统一的驱动缓存中,供上层应用读取,实现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的统一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统一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更多的功能是通过外设来实现的,比如USB设备、HDMI设备、自定义外设。而设备的外设识别经常是每种设备都实现一种方法,上层应用要识别该种设备,就要根据该种设备的要求进行编码;有些设备的识别方法有局限性,比如只支持单用户操作,即一个设备只能被一个进程操作,当该设备的事件被一个用户读走后,事件就会清空,后一个打开的用户就获取不到该事件,如果有两个上层应用需要识别该种设备,该设备就无法适用,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通过一个识别进程识别该设备后,这个识别进程再根据进程通信的手段,对需要获取这个设备事件的进程发送事件,这样导致代码结构复杂,并且难以复用和维护。
Netlink套接字是用以实现用户进程与内核进程通信的一种特殊的进程间通信(IPC),也是网络应用程序与内核通信的最常用的接口。Netlink机制可以把内核中的所有设备事件通过Netlink套接字上报到应用空间,这个机制有两个缺点:一、每个要获取设备事件的应用都需要实现Netlink的一套代码,代码冗余;二、只能识别在内核中注册的设备,如果是应用层识别的设备无法检测到。
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810749691.3,公开日2018年12月28日,公开了一种通用的热插拔检测方法,其通过在主设备内核层实现一个热插拔消息缓存驱动,用来在用户层生成可供多用户读写的设备节点,而通过在主设备用户层实现一个热插拔服务程序来监听linux系统的热插拔消息;当热插拔服务程序监听到热插拔消息时,该消息会被写入热插拔消息缓存生成的设备节点中,用户可以通过多个应用读取设备节点,由此获取热插拔事件。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支持USB设备接口,同时内核层无法获取热插拔事件。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识别多类型设备热插拔事件的方法繁琐、识别代码难以复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统一识别的方法及系统,它可以将多类型设备的热插拔事件保存到统一的驱动缓存中,供上层应用读取,实现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的统一识别。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统一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应用层的设备识别服务程序和内核层的回调函数监听设备的热插拔事件,当发生热插拔事件时,应用层和内核层将热插拔事件按识别协议的格式保存,通过将设备的热插拔事件保存到统一的驱动缓存中,实现了对多类型设备热插拔的统一识别。
进一步的,系统应用层提供读写接口,应用层通过设备识别服务程序监听到热插拔事件发生后,通过读接口获取插拔事件,根据识别协议的格式填充热插拔事件,通过写接口将热插拔事件保存到驱动模块的内核缓存中。
更进一步的,系统内核层通过回调函数检测热插拔事件,根据识别协议的格式填充插拔事件,将热插拔事件保存到驱动模块的内核缓存中。
更进一步的,驱动模块包括驱动KO和驱动节点,驱动模块用于保存和上报设备热插拔事件。
更进一步的,内核层的回调函数在内核层的驱动KO中进行注册,当发生热插拔事件时,回调函数在内核层的各设备驱动的识别出口处调用,并将热插拔事件保存到内核缓存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1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