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浙江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9543.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4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叶思诚;姚小华;卓仁英;王开良;马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A01G24/15;A01G2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浙江 山茶 花药 培养 获得 再生 植株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植物细胞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所述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将红山茶的花药进行低温预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其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采用暗培养;所采用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包括:激素组合,防褐变剂以及30‑80g/L的蔗糖,所述激素组合为2,4‑D、KT和TDZ组合,或2,4‑D、6‑BA和TDZ组合。所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红山茶花药再生培养的愈伤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植物细胞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山茶主要来自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 (SectCamellia)的物种及其品种,花红色,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一些物种结实率和种仁含油率较高,还可以作为优质的木本食用油料。
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又称为浙江红花油茶,是我国山茶属(Camellia spp.)的特有种,是一种优良的红山茶种。浙江红山茶耐寒,开花于早春,花朵硕大鲜艳且密集,果实酷似苹果,颜色鲜红或黄绿色,成熟时满树红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浙江红山茶具有很高的油用价值。浙江红山茶的种仁含油率高达60%左右,茶油中油酸的含量高达85%左右,其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油茶、攸县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等白花油茶物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其富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含有维生E、角鲨烯、甾醇等微量成分,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食用油。浙江红山茶集观赏、油用、药用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油茶和花卉生产中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
日本红山茶(Camellia Japanica)为山茶属(Camellia spp.)红山茶组(SectionCamellia)植物,主要分布在日本的伊豆诸岛、九洲、五岛、本洲、四国及最南面的冲强县。日本红山茶一般高4~5m,11 月至次年1-2月开花,花色艳丽,树型美观,可作园林观赏树种和盆景生长。日本红山茶产量较高,盛果期茶油产量可达450kg/hm2。研究表明,日本红山茶的油酸含量高达84%,与浙江红山茶的茶油相似,可以作为优质的木本食用油料,经加工后可达到化妆品用茶油标准,使用后对人体皮肤十分有益。山茶花名贵品种‘玉之浦’ (Tama-no-ura,日文名)是日本人在野生的日本红山茶(Camellia Japanica)林中发现的一个变异植株。‘玉之浦’在国际茶花界名声很大,是国内外茶花苗圃和爱好者心目中的名种。从1993年起,陆续从‘玉之浦’实生苗中选育出了10多个新品种。由于红山茶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基因高度杂合,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传统杂交育种方式周期长,其再生培养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相对较低,再生效率低,难以获得纯合植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为红山茶育种提供单倍体育种材料,也为红山茶转基因育种提供了理想的受体材料;所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红山茶花药再生培养的愈伤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
本发明所述一种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将红山茶的花药进行低温预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所采用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包括:激素组合,防褐变剂以及30-80g/L的蔗糖,所述激素组合为2,4-D、 KT和TDZ组合,或2,4-D、6-BA和TDZ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红山茶的花药为材料,通过低温预处理、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幼苗生根,最终获得红山茶完整植株,建立了一套适合红山茶的花药离体再生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茶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
- 下一篇:南京椴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