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9362.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建;呼丹;崔艳磊;王炳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6 | 分类号: | H01R4/36;H01R11/1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线端子。本发明的压线端子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相对固定有导电板,固定架上安装有驱动件,驱动件上通过螺孔安装有压线螺钉,压线螺钉上设有或连接有压线部,压线部与导电板之间具有压线空间,驱动件在压线螺钉的轴向方向浮动、在圆周方向上止转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还在驱动件的背向压线部的一侧设有弹性件,且固定架对弹性件在背向压线部的方向上挡止,在压线部压紧导线时,驱动件与弹性件弹性相抵并受到弹性件朝向导电板方向的弹性力。弹性件能够在压线部压紧时提供给驱动件朝向压紧方向的作用力,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导线压紧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驱动件与压线螺钉之间的螺纹锁紧力,导电连接比较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线端子。
背景技术
在配电行业中,大功率线缆的输出端一般采用的形式是铜导线压接OT /UT端子,但是这种传统的接线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这种接线方式不适用于频繁通断的链路,传统的一次压接成型会导致频繁通断时连接不稳定、拆接线麻烦;其次,这种接线方式能够适配的线径一般较小,不适用于线径太大的连接场合。
针对这样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68646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以及其所应用的接线端子,这种接线端子包括电流条,电流条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装有压紧螺钉,该压紧螺钉下端连接有压紧钢片,压紧钢片下端设置有与电流条电连接的导电片,压紧钢片与导电片之间形成用于插接导电的插接空间。在导线插入插接空间内后,旋拧压紧螺钉即可将导线压紧在导电片上,实现导线与电流条的连接。
这种接线端子相比传统的接线方式虽然拆接线相对方便,而且能够使用多种线径,但是通过压紧螺钉压紧时不能保证始终能够压紧,尤其是在接线端子使用于振动场合时,压紧螺钉很容易松动,造成导电连接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线端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压线不可靠的问题。
本发明的压线端子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相对固定有导电板,固定架上安装有驱动件,驱动件上通过螺孔安装有压线螺钉,压线螺钉上设有或连接有压线部,压线部与导电板之间具有压线空间,驱动件在压线螺钉的轴向方向浮动、在圆周方向上止转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还在驱动件的背向压线部的一侧设有弹性件,且固定架对弹性件在背向压线部的方向上挡止,在压线部压紧导线时,驱动件与弹性件弹性相抵并受到弹性件朝向导电板方向的弹性力。
本发明的压线端子通过压线螺钉能够带动压线部将导线压紧,同时,弹性件能够在压线部压紧时提供给驱动件朝向压紧方向的作用力,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导线压紧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驱动件与压线螺钉之间的螺纹锁紧力,导电连接比较可靠。
进一步地,固定架包括两相对侧壁,驱动件安装在两相对侧壁上,压线螺钉处于两相对侧壁之间,弹性件为两端安装在两侧壁上的拱形弹片,拱形弹片通过其拱顶与驱动件弹性相抵。采用拱形弹片来对驱动件提供弹性压紧力,便于安装,结构也相对简单。
为了便于旋拧压线螺钉,拱形弹片上设有供压线螺钉穿过的避让孔。
具体地,两相对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口,驱动件为条形块状,拱形弹片和驱动件的两端均插装在安装孔口内。通过安装孔口实现拱形弹片和驱动件与固定架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更为详细地,安装孔口的形状为倒凸形,拱形弹片和驱动件的两端处于倒凸形孔口的大孔部分内,倒凸形孔口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条形块状驱动件的宽度,倒凸形孔口的小孔部分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条形块状驱动件的宽度,条形块状驱动件的两端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与倒凸形孔口的大孔部分的孔沿在高度方向上滑动配合的滑槽。这样在安装时驱动件竖向插入安装孔口内,然后转动90°即可,此时,倒凸形孔口的台阶处对驱动件进行限位,倒凸形孔口的大孔部分的孔沿对驱动件的浮动进行引导且能在垂直于压紧螺杆的平面内进行限位。
在以上的各种方案的基础上,固定架与导电板还可以分体可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9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