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控DMI数据冗余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8880.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9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承;王建敏;张友兵;于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mi 数据 冗余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列控DMI数据冗余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DMI同时接收并处理互为主备关系的两组数据,所述DMI基于所述数据的解析结果判断主备关系,所述DMI显示主系数据;所述系统包括两个主控单元,用于分别向DMI发送数据,两组数据互为主备关系,DMI,用于同时接收并处理互为主备关系的两组数据,并基于所述数据的解析结果判断主备关系显示主系数据;DMI同时接收两个主控单元发送的数据,并根据两个主备系标识将两个主控单元分别作为主系和备系,当主系发生异常,两个主备系标识发生变化,DMI识别到两个主备系标识变化后切换主系和备系,DMI显示的内容不受影响,并且不需要配置切换模块,结构简单,切换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机热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控DMI数据冗余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列车通讯领域,人机交互单元(DMI,driver machine interface)和车载主控单元之间的数据包通过总线进行数据的传输;
车载设备主控单元通过总线将数据传输给人机交互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同样通过总线将数据传输给车载主控单元,其中根据需要可在车载主控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上均配置多个相对应的端口来进行数据的交互传输;
现有的车载设备为单系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总线和人机交互单元进行数据交互传输,不具备双系热备的功能;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人机交互单元与车载主控单元的通讯连接关系示意图,人机交互单元通过总线从相应的端口读取车载主控单元发送的数据,人机交互单元应用逻辑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解包等处理,人机交互单元同时把需要传送的数据写入到总线上相应的端口,车载主控单元从总线上的端口读取人机交互单元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
即使现有车载主控单元实现了双系热备,即设置两个车载主控单元,两个车载主控单元分别作为主系和备系,两个车载主控单元与人机交互单元通讯连接,但是车载主控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之间还是单系通信,即在用的主控单元与人机交互单元进行数据交互通信,备系主控单元此时不和人机交互单元进行数据通信传输,若在用主控单元故障时,车载设备需要切换到另一系主控单元,那么就需要专门设置切换电路实现切换功能,切换电电路的存在导致切换效率降低,实时差,容易导致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列控DMI数据冗余控制方法,
所述DMI同时接收并处理互为主备关系的两组数据,所述DMI基于所述数据的解析结果判断主备关系,所述DMI显示主系数据。
优选地,所述DMI存储备系数据。
优选地,所述解析结果包含主备系标识,主备系标识基于数据状态动态变化;
所述DMI判断主备系标识为主系标识或备系标识;
所述DMI显示具有主系标识的数据,所述DMI存储具有备系标识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主备系标识基于数据状态动态变化,包括:
所述DMI接收主系发送的第一心跳数据,第一心跳数据状态随主系数据状态同步变换;
所述DMI判断第一心跳数据是否正常,并基于判断结果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DMI判断第一心跳数据正常,主备系标识保持不变;
所述DMI判断第一心跳数据异常,主系标识转换为备系标识,备系标识转换为主系标识。
优选地,所述主备系标识基于数据状态动态变化,包括:
备系接收主系发送的第二心跳数据,第二心跳数据状态随主系数据状态同步变换;
备系判断第二心跳数据是否正常,并基于判断结果执行以下步骤:
备系判断第二心跳数据正常,主备系标识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剂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菜籽油中角鲨烯的提取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