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7764.7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关站东;张海伟;陈中川;尹俊杰;王辉;肖素委;吴波波;刘建军;王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和利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5F1/56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量信号 输出电路 电流反馈信号 电压反馈信号 电流模拟量信号 电压模拟量信号 手动操作控制 数字控制信号 提升控制机构 输出模拟量 开路故障 控制效率 远程控制 上位机 短路 量程 判定 输出 伤害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所述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实现了通过输出模拟量信号实现对控制机构的自动、远程控制的目的,避了免手动操作控制机构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也有利于提升控制机构的控制效率。同时,所述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还用于获得电压反馈信号和电流反馈信号,使得工作人员或其他上位机可以根据电压反馈信号和电流反馈信号判定是否出现电压短路或电流开路故障。进一步的,通过数字控制信号的调整,所述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还可以实现多种量程的电压模拟量信号或电流模拟量信号的输出,提升了所述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机构领域,一些控制机构(例如蝶阀、球阀、套筒阀或气阀等)仍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
但是当控制机构设置于不方便人员操作的环境(例如高温、高湿、高辐射区域等)时,对于控制机构的手动操作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以实现通过输出模拟量信号实现对控制机构的自动、远程控制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以实现通过输出模拟量信号实现对控制机构的自动、远程控制的目的,避了免手动操作控制机构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也有利于提升控制机构的控制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包括:数模转换模块、电压输出模块和电流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数字控制信号,并对所述数字控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获得模拟量信号;所述数字控制信号为第一类数字控制信号和第二类数字控制信号;
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用于在当所述数字控制信号为第一类数字控制信号时,接收所述模拟量信号,并对所述模拟量信号进行放大、比例调节和隔离后获得电压模拟量信号;和用于采样所述电压模拟量信号,以获得电压反馈信号;
所述电流输出模块,用于在当所述数字控制信号为第二类数字控制信号是,接收所述模拟量信号,并将所述模拟量信号转换为电流模拟量信号输出;和用于获取与所述电流模拟量信号对应的电流反馈信号。
可选的,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电压比例调节单元、缓冲单元和电压反馈单元;其中,
所述电压比例调节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比例调节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缓冲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例调节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比例调节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模拟量信号,并对所述模拟量信号进行放大和比例调节处理;
所述缓冲单元,用于对放大和比例调节处理后的模拟量信号进行隔离后输出,以获得所述电压模拟量信号;
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用于采样所述电压模拟量信号,以获得电压反馈信号并向所述电压比例调节单元传输。
可选的,所述数模转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并向上位机传输,以使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判断是否出现电压短路故障。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判断是否出现电压短路故障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压反馈信号为零时,判定所述模拟量信号输出电路出现电压短路故障。
可选的,所述电流输出模块包括:恒流源电路和比例镜像电流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和利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和利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