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硅烷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87167.4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姜孝武;徐成鹏;马瑶;张思琦;袁晓芬;惠佳柯;倪伶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8/1018 | 分类号: | H01M8/1018;H01M8/1069;H01M8/1081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硅 烷基 质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烷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膦酸酯功能化的硅烷、光致碱引发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在基底上形成液膜;将该液膜置于LED灯下辐照聚合后,得到含膦酸酯基团的薄膜;将该薄膜置于三氟醋酸中煮沸水解后,得到高膦酸根密度的质子交换膜。本发明创造性的将光致碱引发有机硅烷聚合方法引入到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中去,具备操作简便、制备周期短且无溶剂等优点,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质子交换膜制备方法;另外,质子传递介质膦酸基团通过稳定的C‑P键键合在质子交换膜中,且膦酸基团密度高,是一种适用于中高温的高效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高密度膦酸基团为质子传导基元的有机硅烷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类以质子交换膜作为固态电解质的燃料电池体系。其中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它直接影响电池性能与寿命。目前,最广泛采用的全氟磺酸型的质子交换膜必须在水分子存在的情况下才具有高的质子传导能力,而当温度高于80℃时,水分大量挥发导致其导电率大大下降,失去使用价值。然而较高的温度( 80 oC)可以活化燃料电池中催化剂活性,并防止催化剂CO中毒,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因此,开发适用于中高温的质子交换膜具有显著地应用价值。
由于膦酸基团其本身有很高的质子导电能力,而且可以在非水条件下导电,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现阶段多使用膦酸直接掺杂在质子交换膜中,掺杂量小、膦酸基团密度低,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引起膦酸的流失,影响燃料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长期使用稳定性。另外,聚有机硅烷作为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耐高低温、耐气候老化、耐燃、无毒无腐蚀等优异性能,而且具有有机高分子材料易加工的特点,所以以其作为质子交换膜基质,再加入膦酸型质子传导基元来制备质子交换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再者,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制聚有机硅烷杂化材料过程中存在合成周期长,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等不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硅烷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出的质子交换膜含有较高密度的膦酸基团,在较高温度下也能保持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制备过程绿色高效。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硅烷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膦酸酯功能化的有机硅烷、光致碱引发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在基底上形成液膜;S2:将所述液膜置于LED灯下辐照聚合30-60分钟后,得到含膦酸酯基团的薄膜;S3:将所述薄膜置于三氟醋酸中煮沸处理2-5 h,得到高膦酸基团密度的有机硅烷基质子交换膜。
优选的,所述膦酸酯功能化的有机硅烷为以下任意一种:二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壬基)膦酸酯、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庚基)膦酸酯、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己基)膦酸酯。更优选二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壬基)膦酸酯。
优选的,所述光致碱引发剂为以下任意一种:α-苯甲酰苄基类氨基甲酸酯、双4-乙酰氨基苯基甲烷、9-芴基甲基氨基甲酸酯。更优选α-苯甲酰苄基氨基甲酸酯。
优选的,所述光致碱引发剂中光致碱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优选所述光致碱百分含量为4%,辐照聚合时间优选40分钟,在三氟醋酸中煮沸水解时间优选3 h。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