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硅增强的绝缘导热P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6830.9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立晶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13/04;C08K7/10;C08K7/06 |
代理公司: | 11421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硅纤维 碳纤维 复合增强体 三维空间结构 无卤阻燃剂 冲击载荷 导热通路 导热性能 骨架空隙 光稳定剂 聚碳酸酯 绝缘导热 抗氧化剂 溶剂再生 三维骨架 有效传递 复合材料 氮化硅 润滑剂 填充 缠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硅增强的绝缘导热P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PC复合材料包括PC、复合增强体、无卤阻燃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和润滑剂,所述复合增强体由10‑20份氮化硅纤维、10‑20份碳纤维和20份PC组成。本发明以氮化硅纤维和碳纤维相互缠绕作为骨架,形成具有大量空隙的三维空间结构,该三维骨架可以有效传递冲击载荷,从而提高PC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并且该骨架可以在PC基体中形成稳定的导热通路,从而显著地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此后通过溶剂再生的方式,使PC填充于氮化硅纤维和碳纤维的骨架内,避免骨架空隙过多从而达不到增强的作用,利于形成性能稳定的PC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硅增强的绝缘导热P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印制电路板高密度组装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的体积不断地缩小,而功率密度与性能则不断地提高,导致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也不断地积累。如果不能迅速地将这些积聚的热量扩散出去,那么将制约设备的工作效率并缩短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保障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需采用能将热量快速扩散出去的高导热性能聚合物材料。
聚碳酸酯(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树脂,不仅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高抗冲击强度,而且还具有自熄、阻燃等性能,是航天航空、电子电器等领域的重要材料。然而,聚碳酸酯的粘度大、流动性差、导热性能不佳,并且在加入填料后更是难以加工成型,这些都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并且为了提高聚碳酸酯的导热性,需要加入大量的导热填料在基体中形成导热通路,一般相对聚碳酸酯的填充量需要达到40wt%以上,过大的导热填料也会导致聚碳酸酯的韧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硅增强的绝缘导热P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导热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氮化硅增强的绝缘导热PC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复合增强体由10-20份氮化硅纤维、10-20份碳纤维和20份PC组成。
其中,所述复合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1000重量份的水中加入10-20份氮化硅纤维和10-20份碳纤维,然后进行超声分散2-4h,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第一混合料;
B、取1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溶解20重量份的PC,形成混合液,往所述混合液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料,超声分散1-2h,得到悬浮液;
C、将所述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增强体。
本发明以氮化硅纤维和碳纤维相互缠绕作为骨架,形成具有大量空隙的三维空间结构,该三维骨架可以有效传递冲击载荷,从而提高PC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并且该骨架可以在PC基体中形成稳定的导热通路,从而显著地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此后通过溶剂再生的方式,使PC填充于氮化硅纤维和碳纤维的骨架内,避免骨架空隙过多从而达不到增强的作用,并且有效改善骨架与PC基体的相容性,利于后续的熔融挤出,形成性能稳定的PC复合材料。
其中,氮化硅纤维和碳纤维的直径和长度直接影响二者的缠绕状态,也即是影响三维空间骨架的结构,对复合增强体的增强增韧导热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述氮化硅纤维的直径为400-500nm,长度为300-400μm,所述碳纤维的单丝直径为6-8μm,平均长度为2-3mm。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或丙酮。
其中,所述无卤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红磷、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立晶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立晶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