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6545.7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修复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本方法采用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覆土支撑机构、铲土机构和播种机构组成,所述覆土支撑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铲土机构和播种机构均设置在覆土支撑机构的内部,且所述铲土机构设置在播种机构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由箱体、固定机架、双轴伺服电机、联轴器、转动轴、第一传动轮、从动轴、第二传动轮、传动皮带和驱动轮组成。通过将设置的限位螺栓插接在不同高度的通孔内部,可对覆土辊的离地高度进行调整,通过气缸的伸缩端进行伸缩,能够带动铲土块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调整铲出不同深度的表层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是指比重等于或大于5.0的金属,如Fe、Mn、Zn、Cd、Hg、Ni、Co等。土壤重金属污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明显高于原生含量、并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从治理策略上可以分成两种:一是稳定化,将重金属稳定在土壤中限制其释放,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毒性;二是去污化,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使其残存浓度低于风险值,达到清洁土壤的目的。稳定化主要通过稳定化药剂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降低其迁移性和生物毒性。但由于该方法并未从根本上去除重金属,随着环境的改变,重金属存在再次活化的风险。同时,稳定药剂与土壤的搅拌混匀过程易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去污化则是通过增强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性及迁移性,再借助一定的设备或手段将重金属分离进行异位处置,包括淋洗去除技术、植物提取技术等。去污化法采用植物提取技术进行土壤的修复时,大多是将能够吸附重金属元素植物的种子播种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
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进行植物种植修复土壤时,现有的种子播种大多是先将土壤中采用人工或者铲槽机械铲出凹槽,然后在利用人工或者播种机械进行播种,最后在进行覆土,若采用人工进行开槽、播种和覆土,若采用铲槽机、播种机和覆土机进行工作,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机械依次进行开槽、播种和覆土,使得工作效率极低,使得成本提高,并且在使用不同的机械时极为不便,需要多人进行操作,大大的浪费了劳动力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选择不同的植物种子,植物种子与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李氏禾对应Cr、东南景天对应Zn、蜈蚣草和大叶井口边草对应As,商陆对应Mn、宝山董菜对应Cd、壶瓶碎米荠对应Se、退蓝菜对应Zn和Cd、香根草对应Zn以及荠菜对应Pb和Cd以及Zn等植物种子;
S2,在使用前对装置进行调整,将限位螺栓插接在不同高度的通孔内部,可对覆土辊的离地高度进行调整,通过气缸的伸缩端进行伸缩,能够带动铲土块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调整铲出不同深度的表层土;
S3,启动双轴伺服电机进行启动,双轴电机能够驱动转动轴和第一传动轮进行同转速的转动,第一传动轮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动皮带能够将转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轮上,使得转动轴和从动轴进行同步的转动,使得四个驱动轮进行同步转动,同时通过设置的驱动轮外壁上的凸齿能够增大驱动轮的抓地力,使得装置在前行时不会打滑,更加稳定;
S4,驱动机构带动覆土支撑机构、铲土机构和播种机构进行前行,铲土块能够将泥土铲起,铲出一个沟渠状的凹槽,铲起的土壤会沿着传土块进行移动,播种机构上的第一电磁阀控制种子从鹅颈管的内部落至凹槽的内部,由落土块将铲起的土壤填埋在种子上面,在装置前移的过程中,覆土辊能够将铲起的土壤进行覆平,将开槽、播种和覆土集为一体,无需使用多种机械进行工作,降低陈本,无需多人进行操作,节约了劳动力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