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简易识别、标记花生杂交种果针的高效育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6227.0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伟;王军;胡廷会;成良强;饶庆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6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识别 标记 花生 杂交种 高效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简易识别、标记花生杂交种果针的高效育种方法。本发明在严格去雄的基础上,防止收获到自交产生的假杂种;在杂交工作开始前以及开始后的4、5天内重复检查、清除自交产生的果针,做到严格清除假杂种;去雄、授粉后无需做拴线标记,节约了去雄、授粉的最佳时间,提高授粉成功率;在杂交工作完成后,果针尖端粘附着花是真杂种的辨别标识,为收获到真杂种提供保证。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杂交方法存在的操作繁琐以及假杂种伪杂混淆等缺陷,尤其使授粉的最佳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授粉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假杂种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简易识别、标记花生杂交种果针的高效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单位面积产量和产油量均高于油菜、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在解决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短缺、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花生育种方式历经地方品种、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等主要的几个阶段,育种方式和技术的每一次转变或改进均使育成品种的产量水平获得很大提升。当前,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花生品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有性杂交能够使双亲的基因重组、有利基因聚合,从而使杂种后代产生更加丰富、更多有利的变异。
花生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序按开花数量和着生位置分为短花序、长花序、混合花序和复总状花序。每个花序的开花量因品种而异,左右轮番开放或同时开放。而且,花生的花还具有雌雄同花,严格自花授粉,繁殖系数低,单花结实的种子仅1~3粒。花生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杂交育种工作中的特殊操作要求。在花生杂交育种过程中,为收获更多的杂交果和种子并保证其杂种纯度,除去雄、授粉等常规操作外,一般还需进行以下操作:一、在杂交工作开始前,摘除干净母本植株上已开放和正在开放的花朵以及果针;二、在杂交工作开始后的5~7天内继续摘除母本植株上的果针;三、一般杂交工作持续10~15天,此期间每天完成人工去雄后立即标记花朵的位置或记录各组合授粉花朵的数量;四、在授粉工作结束后,摘除干净母本植株上的花蕾。
综上所述,当前花生育种应用的杂交技术操作仍过于繁琐、冗余,不仅使育种工作量增加,更造成去雄和授粉最佳时段的浪费,导致人工授粉成功率降低,最终影响了育种效率。在花生育种实践中,如何改进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以解决花生杂交育种操作繁琐以及杂交种伪杂混淆的问题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简易识别、标记花生杂交种果针的高效育种方法,它能解决花生去雄、授粉时的繁琐操作、控制假杂种等杂交育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能简易识别、标记花生杂交种果针的高效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工作:搭建带遮雨棚的杂交台,并在远离母本株行的位置铺设滴灌管道,打掉母本植株上正在开和已开过的花以及已长出的果针,仅保留花蕾;在摘除母本植株上的花时,只需从花萼管部位掐掉花朵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后续辨别真杂交果的果针提供区分标记。
2)对母本的花蕾去雄:在母本始花5~7日时的每天下午16:00-18:00,选择健壮植株,对花萼微裂显露黄色花瓣的成熟花蕾进行人工去雄,不要伤到柱头,去雄彻底,无花药残留;
3)授粉:在去雄完成后的次日清晨5:00-7:00,首先检查、清除每株母本上遗漏的自交果针和未去雄、去雄不彻底的花,并在之后的4、5天内,每天检查、清除果针;授粉时,取正在开放的父本花,采用套龙骨瓣授粉方法完成有性杂交;
4)在授粉工作进行7-10天时,此后每天进行一次真杂种果针的识别,并标记真杂种果针,直至授粉工作结束后7-10天。以果针尖端是否粘附着花作为辨别真假杂种的标识,粘附有枯萎花朵的是真杂种,而无花朵或仅有一段花萼管的是假杂种;然后将1-2cm长的气门芯套在真杂种的果针上,同时拔掉假杂种的果针,以促进真杂种的花生果获得更多营养;在此过程中,应做到尽量不让母本的地上植株触水,以防杂交枯萎的花沾水后自果针上腐烂脱落,减少真杂种果的收获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干扰信号生成装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