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4435.7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威克;郭斌;蒋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静;刘芳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设备 控制 方法 机器人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该方法应用于机器人,机器人包括多个距离传感器,该方法包括:获取机器人的工作模式;当机器人处于清扫模式时,获取距离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机器人与障碍物的第一测量距离;根据第一测量距离控制机器人的行驶路径,以使得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当机器人处于安防模式时,确定布控点位,并控制机器人移动至布控点位;获取每个距离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机器人与障碍物的第二测量距离,根据第二测量距离获取布控点位的安防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解决现有机器人通过红外人体感应器进行安防布控易受到其他热源光源的干扰,容易造成误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具备扫地功能的机器人因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逐渐的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目前市面上广泛流通的扫地机器人功能过于单一,扫地机器人无法与其他地方的设备进行信息互通。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具备信息互通的设备,使得可以通过该设备来了解屋内的实时状况,因此安防扫地机器人受到人们的青睐。
安防扫地机器人是一种具备安防布控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既能够进行清扫工作,也能够进行安防布控工作。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安防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转轴11、连接座12和红外人体感应器13,现有的安防扫地机器人通常是通过设置红外人体感应器来实现安防布控的,红外人体感应器13安装于安防扫地机器人的转轴11的连接座12上,可以感应到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在进行安防布控时,通常通过红外人体感应器13来判断是否有外人入侵,红外人体感应器13通过转轴11的转动来实现各个方向的红外线的捕捉,从而实现安防布控功能。
由于现有的安防扫地机器人是通过红外人体感应器来进行安防布控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易受到各种热源光源的干扰,同时在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的时候,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探测的灵敏度会明显下降,容易造成误判的现象,导致无用告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红外人体感应器来进行安防布控易受到其他热源光源的干扰,探测的灵敏度下降,容易造成误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多个距离传感器,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均位于所述机器人的机身上,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机器人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清扫模式和安防模式;
当所述机器人处于所述清扫模式时,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所述机器人与障碍物的第一测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一测量距离控制所述机器人的行驶路径,以使得所述机器人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当所述机器人处于所述安防模式时,确定布控点位,并控制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布控点位;获取每个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所述机器人与障碍物的第二测量距离;根据所述第二测量距离获取所述布控点位的安防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视觉模块,所述视觉模块位于所述机器人的机身上;所述根据第二测量距离获取所述布控点位的安防信息,包括:
当第一距离传感器在第一方向测量得到的第二测量距离发生变化时,控制所述机器人的机身转动,使得所述视觉模块正对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为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机器人的机身转动之前,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测距方向;
向所述视觉模块发送监控指令,使得所述视觉模块根据所述监控指令获取所述第一方向对应的监控录像,所述安防信息包括所述监控录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告警模块,在所述根据第二测量距离获取所述布控点位的安防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4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