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3988.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喜军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柔性 机器人 关节 被动 弹性元件 | ||
1.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包括内圈(1)、外圈(2)和挡板(3),所述内圈(1)和挡板(3)均套设在外圈(2)内,所述内圈(1)、外圈(2)和挡板(3)内部卡接有多个金属橡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靠近外圈(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内圈降摩瓦(5),所述外圈(2)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外圈降摩瓦(6),所述外圈降摩瓦(6)与外圈(2)内壁固定连接形成弧形间隙,所述内圈降摩瓦(5)与弧形间隙相匹配,所述内圈降摩瓦(5)内部开凿有半通透槽,所述半通透槽内填充有降摩细颗粒,所述半通透槽端部镶嵌有滚珠球(7),所述滚珠球(7)与外圈降摩瓦(6)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通透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球形凹槽(81)、梯形孔(82)和内储腔(83),且球形凹槽(81)、梯形孔(82)和内储腔(83)从外向内依次排布,所述滚珠球(7)与球形凹槽(81)相匹配,所述降摩细颗粒填充在内储腔(8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孔(82)内镶嵌有控速块(9),所述控速块(9)为多通透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摩细颗粒采用石墨烯颗粒,所述石墨烯颗粒的粒径小于控速块(9)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储腔(83)内部还设有多个不规则弹球,所述不规则弹球与内储腔(83)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长度不长于两个滚珠球(7)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不规则弹球与多个滚珠球(7)相间分布,所述不规则弹球与外圈降摩瓦(6)内部均镶嵌有磁铁,且外圈降摩瓦(6)与不规则弹球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吸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球(7)为中空结构,所述滚珠球(7)内填充有预防双向液,所述滚珠球(7)外表面包裹有外包层(7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双向液由润滑液和荧光液混合而成,且二者的混合比例为2:0.5-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柔性机器人关节的被动减振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层(71)采用硅橡胶材质,且外包层(71)外表面进行磨砂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喜军,未经张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39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