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2948.4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峰育;凌欢;田颜清;刘言军;罗丹;孙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9/14 | 分类号: | C07D409/14;C09K9/02;G02F1/1503;G02F1/153;E06B3/66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变色器件 发色团 共轭 电致变色材料 氧化还原电势 烷基 调控化合物 紫精化合物 变色性能 电压作用 高透过率 红外光区 循环寿命 颜色变化 吡啶基团 碘离子 智能窗 引入 隔热 双光 遮光 调制 应用 敏感 调控 吸收 | ||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中含有式I所示的电致变色材料;
式I中,所述R选自C1~C7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甲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化合物1与化合物2反应得到化合物3,反应式如下:
(2)使化合物3与RI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电致变色材料,反应式如下:
所述R选自C1~C7的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包括Pd(Ph3P)4、Pd(dppf)Cl2、PdCl2(CH3CN)2和Pd(PPh3)2Cl2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无机碱的作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无机碱包括磷酸钾;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溶剂包括CH3CN。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中含有电致变色凝胶,所述电致变色凝胶中含有式I所示的电致变色材料;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凝胶中还含有对电极材料;
优选地,所述对电极材料包括二茂铁、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乙烯基二茂铁、双(1-(2,4-二氟苯基)-3-吡咯基)二茂铁和正辛基二茂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二茂铁;
优选地,所述二茂铁与式I所示的电致变色材料的摩尔比为7~10:1,优选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式I所示的电致变色材料、对电极材料、电解质、凝胶聚合物和溶剂混合,搅拌,得到所述电致变色凝胶;
优选地,所述电解质包括三氟甲基硫磺酰亚胺锂盐、高氯酸锂、溴化锂和氯化锂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三氟甲基硫磺酰亚胺锂盐;
优选地,所述凝胶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聚丙烯醇缩丁醛;
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碳酸丙烯酯、甲醇、丙酮、乙腈和乙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碳酸丙烯酯和甲醇;
优选地,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3h,优选2h。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液晶盒以及填充在所述液晶盒中的所述电致变色凝胶;
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包括面对面设置的两片导电玻璃,以及设置在两片导电玻璃之间的含有空腔的石蜡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层的厚度为60~80μm,优选70μm;
优选地,所述空腔为圆形空腔;
优选地,所述圆形空腔的半径为0.7~1cm,优选0.8cm;
优选地,所述导电玻璃包括氧化铟锡玻璃、氧化锑玻璃、氧化锌玻璃和氟掺杂氧化锡玻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氧化铟锡玻璃。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应用于智能窗、电子纸、后视镜、舷窗或玻璃幕墙。
10.一种智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窗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29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