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纤维编织绝缘补偿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2940.8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0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黄晓军;余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尚纬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7/295;H01B3/04;H01B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纤维 编织 绝缘 补偿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纤维编织绝缘补偿电缆,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正极导线包括正极导体以及位于正极导体外侧的第一绝缘层组成;负极导线包括负极导体以及位于负极导体外侧的第二绝缘层组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采用金云母带制成;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分别位于形状为“8”字型的防火隔离框中;防火隔离框采用铝箔材料制成;防火隔离框的外侧设置有绕包层,绕包层的外侧设置有编织层,编织层采用玻纤纱编织而成,且屏蔽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防火隔离框与绕包层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陶瓷纤维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纤维编织绝缘补偿电缆,结构简单,同时具备较为优异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纤维编织绝缘补偿电缆。
背景技术
补偿电缆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与所匹配热电偶热电动势相同标称值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它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它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也因此补偿电缆与普通电缆相比较对电缆本身的耐高温性和绝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现有的电缆编织层往往采用金属编织,虽然这种编织层的屏蔽性和耐热性较好,但是其绝缘性较差,普通电缆难以同时具备较好的耐热性和绝缘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纤维编织绝缘补偿电缆,结构简单,同时具备较为优异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纤维编织绝缘补偿电缆,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正极导线包括正极导体以及位于正极导体外侧的第一绝缘层组成;负极导线包括负极导体以及位于负极导体外侧的第二绝缘层组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采用金云母带制成;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分别位于形状为“8”字型的防火隔离框中;防火隔离框采用铝箔材料制成;防火隔离框的外侧设置有绕包层,绕包层的外侧设置有编织层,编织层采用玻纤纱编织而成,且屏蔽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防火隔离框与绕包层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陶瓷纤维棉。
进一步的,正极导体采用数根退火铜丝绞合而成。
进一步的,负极导体采用数根镀镍铜丝绞合制成。
进一步的,防火隔离框为两个不同半径的圆形框一体制作而成;正极导线所在圆形框的半径值小于负极导线所在圆形框的半径值。
进一步的,进一步的,绕包层采用聚酯带制作而成,且绕包层的搭盖率不小于25%。
进一步的,编织层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层,外护套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外护套层的外侧设置有涂料层,涂料层采用有机硅漆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采用金云母带制成;金云母带是一种高性能的云母绝缘制品,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燃烧性能。金云母带常态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在遇明火燃烧时基本不存在有害烟雾的挥发,所以采用金云母带的电缆不但有效,而且很安全。
2、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分别位于形状为“8”字型的防火隔离框中;防火隔离框采用铝箔材料制成;通过将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隔离,可以保证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独立工作,增强电缆的耐热性能。
3、防火隔离框的外侧设置有绕包层,绕包层的外侧设置有编织层,编织层采用玻纤纱编织而成,且屏蔽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与普通电缆的编织层所采用的金属编织相比较,玻纤纱编织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和绝缘性能。
4、防火隔离框与绕包层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陶瓷纤维棉;陶瓷纤维是一种高效绝热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氧化、导热率低、柔软性好、耐腐蚀、热容小及隔音的特点,一方面可以使电缆更加圆整,另一方面可以使增强电缆的耐火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尚纬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尚纬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2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