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ICC穿刺用自动阻断颈内静脉血流颈托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2434.9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兰;金小红;朱小玲;余庆丰;朱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A61B17/12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板 支撑板 颈内静脉 固定杆 驱动盒 医护 铰链 颈托 压板 转头 按压 按压操作 检测组件 托板转动 微型气泵 自动阻断 左右两侧 穿刺 颈部 贴合 血流 穿戴 镶嵌 安置 | ||
本发明公开了PICC穿刺用自动阻断颈内静脉血流颈托,包括第一托板、驱动盒、微型气泵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托板的内侧安置有第二托板,且第一托板的左右两侧下方均安装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板,所述驱动盒设置于支撑板的正面,且支撑板的内侧镶嵌有压板。本发明与患者的颈部贴合,舒适效果较强,整体结构简单,颈托在穿戴时方便,操作便捷,其中第二托板可以相对第一托板转动,继而实现患者的自动转头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转头的麻烦,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而压板可以实现对患者颈内静脉进行自动按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按压操作的麻烦,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PICC穿刺用自动阻断颈内静脉血流颈托。
背景技术
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英文简称,PICC技术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SVC)的一种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PICC置管术在进行穿刺时,按照贵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顺序进行,如果中途走了岔路,就会从锁骨下静脉到颈内静脉,所以临床上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阻止这种情鲁昂的发生,第一种是偏头法:置管时病人采取平卧位,在导管送至20cm-25cm时,让病人头转向穿刺侧,将下颌尽量靠近肩膀,抵在锁骨处,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外静脉之间的角度变小,形成一个锐角,从而阻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操作者再顺势将PICC中心静脉导管,匀速地送到预测刻度;第二种是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当导管送至33cm-35cm(锁骨下静脉内1/3段)前,医护人员在同侧锁骨上窝,靠近胸锁关节处,用除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向内下用力按压,压闭颈内静脉入口,阻断PICC进入颈内静脉的通道。
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昏迷的病人来说,不管是采用偏头法,还是采用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都需要医护人员辅助病人完成偏头或者按压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PICC穿刺用自动阻断颈内静脉血流颈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PICC穿刺用自动阻断颈内静脉血流颈托,解决了现有的目前临床上对于昏迷的病人来说,不管是采用偏头法,还是采用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都需要医护人员辅助病人完成偏头或者按压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PICC穿刺用自动阻断颈内静脉血流颈托,包括第一托板、驱动盒、微型气泵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托板的内侧安置有第二托板,且第一托板的左右两侧下方均安装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板,所述驱动盒设置于支撑板的正面,且支撑板的内侧镶嵌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外形结构均为弧形结构,且第二托板的内表面安装有充气气囊垫,并且充气气囊垫的结构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刺毛贴,所述第二托板的右侧外壁固定有绑带的一端,且绑带的另一端内表面连接有圆毛贴,并且圆毛贴与刺毛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的外壁中间位置均匀固定有啮齿,且啮齿的后侧连接有齿轮,并且齿轮的下方安装有微型伺服电机,同时啮齿与齿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啮齿的上下两方均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一托板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块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滑槽与滑块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微型气泵安装于驱动盒的内部,且微型气泵的右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右端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内部连接有活塞,并且活塞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活塞与气缸的内壁紧密贴合,且连接杆通过活塞与气缸之间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气缸通过气管与微型气泵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2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轴式一次性床单自动更换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的眼科用手术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