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路救援站点选取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81140.4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0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玺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苏州苏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7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公路 救援 站点 选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路救援站点选取系统及方法,所述站点选取系统包括路段划分模块、地理位置分析模块、车辆行驶分析模块、事故发生统计模块和救援站点选取模块,所述地理位置分析模块、车辆行驶分析模块、事故发生统计模块与救援站点选取模块连接,所述路段划分模块用于将救援站点所服务区间内的公路划分成若干小段公路,所述地理位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统计每小段公路的地理位置情况,所述车辆行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车辆行驶情况,所述事故发生统计模块用于分析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事故发生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路救援站点选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当人们出行时,首先会考虑私家车出行,从而交通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大幅度上升,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事故现场,会影响该条道路上其他车辆的通行情况。在道路上设置救援站点有助于及时处理事故现场,减少因发生事故导致车辆通信缓慢的情况。但现有技术中,救援站点设置不够合理,导致救援速度不够及时,导致车辆恢复正常通行的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路救援站点选取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路救援站点选取系统,所述站点分配系统包括路段划分模块、地理位置分析模块、车辆行驶分析模块、事故发生统计模块和救援站点选取模块,所述地理位置分析模块、车辆行驶分析模块、事故发生统计模块与救援站点选取模块连接,所述路段划分模块用于将救援站点所服务区间内的公路划分成若干小段公路,所述地理位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统计每小段公路的地理位置情况,所述车辆行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车辆行驶情况,所述事故发生统计模块用于分析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事故发生情况,所述救援站点选取模块根据每小段公路上的地理位置情况、车辆行驶情况、事故发生情况选取公路救援站点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地理位置分析模块包括岔路口分析模块、弯道分析模块和地理位置影响参数计算模块,所述岔路口分析模块包括岔路口数量统计模块、岔路口数量比较模块和岔路口占比统计模块,所述岔路口数量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岔路口数量,所述岔路口数量比较模块用于将每小段公路上的岔路口的数量与岔路口参考数量进行比较并得出岔路口影响因子,所述岔路口占比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岔路口数量占服务区间内的公路上的岔路口数量的比重,所述弯道分析模块包括弯道数量统计模块、弯道数量比较模块和弯道占比统计模块,所述弯道数量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弯道数量,所述弯道数量比较模块用于将每小段公路上的弯道的数量与弯道参考数量进行比较并得出弯道影响因子,所述弯道占比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每小段公路上的弯道数量占服务区间内的公路上的弯道数量的比重,所述地理位置影响参数计算模块根据岔路口影响因子、弯道影响因子、岔路口数量的比重和弯道数量的比重计算出地理位置影响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玺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玺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1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