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80916.0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黎茂雄;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N21/84;G01N21/01;G06F16/5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44560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袁嘉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设备 传送带 算法处理 传感器 快递 在位 可见光图片 后台系统 相机模块 历史数据库 违禁品检测 高度可调 检测装置 错误率 识别码 安检 光谱 邮品 捕获 溯源 传送 取证 关联 贯穿 检测 监管 图片 | ||
本发明公开了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前端感知设备、X光安检机、在位传感器,前端感知设备和X光安检机按输送方向先后设置,传送带贯穿前端感知设备,X光安检机位于传送带旁,在位传感器高度可调地设置在前端感知设备上,前端感知设备设置有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用于捕获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的相机模块,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分别和相机模块、在位传感器、X光安检机连接,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还连接有后台系统。本发明实现对快递包裹进行编号,建立X光光谱图片和可见光图片的关联,并传送至后台系统建立历史数据库,实现对安检流程进行溯源,便于进行监管和问题取证,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物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快递物品安装系统采用X光安检机扫描物品得到X光谱图像,然后通过人工判断是否属于违禁物品,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置流程。这种系统中人为因素(如检测人员的注意力、检测人员的职业水平等)对检测准确率存在很大影响;同时系统没有对检测物品进行编码,建立物品X光谱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关联,也没有建立历史数据库,不能对安检流程进行溯源,不便于进行监管和问题取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现对快递包裹进行编号,建立快递包裹X光光谱图片和可见光图片的关联,便于进行监管和问题取证,同时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的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前端感知设备、X光安检机、在位传感器,所述前端感知设备和X光安检机按输送方向先后设置,所述传送带贯穿所述前端感知设备,所述X光安检机位于所述传送带旁,所述在位传感器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前端感知设备上,所述前端感知设备设置有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用于捕获快递包裹的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的相机模块,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分别和所述相机模块、在位传感器、X光安检机连接,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还连接有后台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感知设备包括安装盒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连接在安装盒上,所述传送带贯穿所述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多个竖向排列的连接孔,所述在位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在任一所述连接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相机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
进一步地:所述X光安检机的传输接口与前端感知设备的传输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和后台系统通过4G蜂窝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盒的四个角上,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在位传感器,两个所述在位传感器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快递单号识别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
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快递包裹放置在传送带上,且使快递包裹上的快递单号识别码朝上;
S2:在位传感器检测到快递包裹时,发送触发信号给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
S3: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控制相机模块进行对焦与拍照成像,得到快递包裹的可见光图片;
S4: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分析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进行解码得到唯一的数字编号;
S5:X光安检机扫描快递包裹,得到快递包裹的X光光谱图片;
S6: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后续延迟一段可配置的时间后,从X光安检机传输过来的视频信号中截取一张快递包裹的X光光谱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实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0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