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达定子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9909.9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居强 |
主分类号: | H02K9/22 | 分类号: | H02K9/22;H02K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杨冠南 |
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定子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定子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马达定子散热结构。一种马达定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定子线圈,定子线圈为空心金属管结构的中空管;位于壳体上用于传热的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件为中空结构,绝缘连接件的一端与中空管的端部相连;位于壳体外部的散热件,散热件与绝缘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具有具有能够提高绝缘效果、有效地实现马达壳体内的热量向外部传导、提高对定子线圈以致马达的整体散热效率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定子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马达定子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定子线圈是马达运转过程中热量较高的部件,为了保证获得较低的导线热损耗和热对绝缘结构的损害,通常会采用效率较低的大热沉鳍片结构或结构比较庞大和结构比较复杂的水冷散热系统以及成本较高的耐高温绝缘材料,因此增大了生产和运营成本。另外,由于散热能力的限制,马达的功率密度也无法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实现马达壳体内热量向外传导、提高对定子线圈的散热效率的马达定子散热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马达定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定子线圈,定子线圈为空心金属管结构的中空管;位于壳体上用于传热的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件为中空结构,绝缘连接件的一端与中空管的端部相连;位于壳体外部的散热件,散热件与绝缘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定子线圈为空心导线,利用空心导线内加注的工质将定子线圈的热量通过绝缘连接件传递到马达壳体外部的散热结构,并将热量散播到环境空气中。在壳体上设置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件具有隔电功能,保证马达壳体不因内外传热连通腔体通过而带电,实现绝缘和传热的作用。从而提升定子线圈的散热效率。散热件可以连接外部散热装置,外部散热装置可以是线圈式换热器,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中间通道的换热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连接件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壳内端子、位于壳体外的壳外端子和用于连接壳内端子和壳外端子的连接管,连接管贯穿于壳体上。壳内端子位于壳体的内部,壳外端子位于壳体的外部,空心导线中的工质将热量传导至壳内端子处,并通过绝缘件的通道传导到外部的散热器件上,将热散发到环境空气中,然后,通过散热器的另一端回流到定子空心线圈的另一端口并回流到定子中,实现另一个传热过程。壳内端子、壳外端子和连接管不仅具有较强的绝缘性,而且能够用来传导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内端子和壳外端子均包括有连接头,连接头内部设置有空腔,连接管与空腔连通,散热件与壳外端子内的空腔连通,中空管与壳内端子的空腔连通。壳内端子和壳外端子均包括连接头,连接管贯穿壳体后,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壳内端子和壳外端子连接在连接管的两侧,便于组装。连接头内具有空腔,空腔用于供传热工质流动,利用传热工质的流动来传导和交换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穿孔,穿孔处设置有定位座,连接管贯穿于定位座内,定位座处设置有用于对壳内端子和壳外端子减震的减震件。壳体上设置穿孔,穿孔处安装定位座,定位座能够用来固定贯穿于内部的连接管,通过定位座减缓连接管在壳体上晃动。在定位座处安装减震件,利用减震件对连接管、壳内端子和壳外端子减震。
作为优选,所述的减震件为弹性垫片或者减震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管和散热件的自由端均螺纹连接有定位头和定位套,定位头位于空腔内,定位套位于连接头外。中空管和散热件的自由端均螺纹安装有定位头和定位套,将定位套螺纹套设在中空管或散热件上,再将中空管或散热件贯穿于空腔内,再将定位头螺纹定位在中空管或散热件上,旋转定位套,使定位套朝向定位头方向靠近并配合定位头夹紧连接头,实现中空管和散热件的安装,而且在连接处均可以利用密封垫片等密封件增强连接处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管和散热件的自由端均螺纹连接有定位头和定位套,定位头位于空腔内,定位套位于连接头外。绝缘连接件不仅具有外部绝缘性和内部传热功能,而且其内部能够穿设电线,保证整个定子线圈的导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居强,未经李居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