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霜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9820.2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钻化妆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环 测试仪 软管 稳固机构 限位机构 影响测试 固定杆 固定块 滑块 密封性检测装置 侧面设置 顶部表面 内部设置 歪斜 固定片 移动杆 翻转 掉落 弹簧 碰触 圆槽 隔离 对立 | ||
本发明公开了隔离霜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测试仪体、容器、软管,所述测试仪体的侧面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固定块、翻转块、固定杆、滑块、固定片,所述滑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固定杆位于固定块的表面,所述测试仪体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移动杆、弹簧,所述第一半环固定位于测试仪体的表面,所述第二半环与第一半环对立;通过设计的稳固机构,使软管稳定在圆槽内,避免意外下扯动软管使软管与测试仪体分开,影响测试过程,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使容器稳定在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之间,避免意外碰触容器导致容器歪斜或从测试仪体的表面掉落,影响测试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行业瓶的密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隔离霜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测试仪又叫气密性检测仪或泄露性测试仪,主要适用于化妆品行业的包装袋、瓶、管、罐、盒等的密封试验,从而保证产品不会因为包装泄漏而产生质量问题(有些泄漏点是肉眼看不到的),延长产品的货架期,隔离霜瓶的气密性测试常使用气密性检测仪检测;
现有的密封测试仪在测试过程中,意外碰触到容器会使容器移位或者从测试仪上掉落,不利于测试,另外软管连接测试仪与容器,软管在意外被扯动下会与测试仪分开,使测试过程中断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隔离霜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隔离霜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封测试仪在测试过程中,意外碰触到容器会使容器移位或者从测试仪上掉落,不利于测试,另外软管连接测试仪与容器,软管在意外被扯动下会与测试仪分开,使测试过程中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隔离霜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测试仪体、容器、软管,所述测试仪体的侧面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固定块、翻转块、固定杆、滑块、固定片,所述滑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固定杆位于固定块的表面,所述测试仪体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移动杆、弹簧,所述第一半环固定位于测试仪体的表面,所述第二半环与第一半环对立。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L”型机构,所述固定块的底端与测试仪体的侧面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翻转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翻转块相对立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固定块与翻转块位于半圆槽的表面粘接有棉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包括下水平部与上竖直部,所述固定杆下水平部与固定块侧面连接,所述固定杆上竖直部的顶端穿过滑块表面并与连接块连接,所述滑块的表面设有凸起,所述滑块沿固定杆的水平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位于翻转块的侧面,所述固定片的顶部表面与滑块底部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翻转块背离固定块的表面设有第一拉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均为半圆环形状,所述移动杆为“T”型结构,所述移动杆依次穿过弹簧、第一半环并与第二半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半环背离第一半环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拉环,所述容器的外圆直径与第一半环的内圆直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测试仪体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盖板,所述固定板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盖板转动的最大角度为90度,所述盖板远离固定板端部的表面中间位置设有第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计的稳固机构,使软管稳定在翻转块与固定块对立的圆槽内,避免意外下扯动软管使软管与测试仪体分开,影响测试过程;
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使容器稳定在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之间,避免在测试过程中,意外碰触容器导致容器歪斜或从测试仪体的表面掉落,影响测试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钻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钻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