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9261.5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廉冠;王满;卢松;张洪峰;齐文超;张刃锋;郑茂宇;李祖文;商屹;于淼;朱万银;方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美砼艺(天津)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2D17/18;E02D31/08;C04B38/10;C04B38/08;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徐平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板井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振 吸音 混凝土 陶粒 大规模化生产 粉煤灰 地铁列车 橡胶颗粒 隔音 加气剂 泡沫剂 重量份 减振 制备 应用 纤维 水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成:水泥590‑610份,粉煤灰90‑95份,陶粒320‑390份,水180‑190份,橡胶颗粒40‑100份,泡沫剂1‑2份,加气剂3‑4份,纤维1‑1.5份。本发明混凝土新材料吸音隔振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参数易控制,适合大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尤其适合在对地铁列车隔音减振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 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 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 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噪音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 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生活环境。目前世界上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来源是交通 噪声,包括汽车、船,飞机和火车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也是一种主要污染,此 外像建筑施工机械,娱乐扩音设施,甚至一些办公设备,人们大声喧哗吵闹, 都是噪声污染源。例如地铁列车运行时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是世界各国地铁普遍 存在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国际上,振动已被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地 铁列车高速运行是地铁振动的主要发生源,使地铁沿线地面建筑物发生受迫振 动,由于地铁线路大都从建筑物及人群密集的城市中心地段穿过,地铁振动对环境和周边建筑物内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灰砂砖作为隔音减振材料应用到隔音减振效果要求高 的抗振沟回填工程和对地铁列车隔音减振中,但是其隔音减振效果不佳,因此 研发出一种吸音隔振效果优异的混凝土新材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 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发出一种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成:水泥590-610份,粉 煤灰90-95份,陶粒320-390份,水180-190份,橡胶颗粒40-100份,泡沫剂 1-2份,加气剂3-4份,纤维1-1.5份。
进一步,上述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成:水泥600份, 粉煤灰92份,陶粒364.4份,水184份,橡胶颗粒80份,泡沫剂1.5份,加 气剂3.7份,纤维1.2份。
进一步,上述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中泡沫占吸音隔振混凝土新材料总体 积的2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将泡沫体积占比控制在20%,一方面减小整 体混凝土新材料自重,另一方面确保混凝土强度不过多削减,并通过引入泡沫 提高混凝土新材料的吸音与保温性能,整体上实现轻质、强度与吸音性能的良 好平衡。
进一步,上述橡胶颗粒占陶粒和橡胶颗粒总重的18%。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橡胶颗粒弹性及耐磨性较好,且相对造价 较低,并能与陶粒颗粒形成局部骨架结构,提高微观结构内摩擦角;将粗骨料 中橡胶颗粒控制在陶粒和橡胶颗粒总重的18%,可整体上增强混凝土新材料的动 弹性模量、抗振性能,并益于节约成本。
进一步,上述粉煤灰粒径为0.5-1cm,陶粒为20-30目陶粒,橡胶颗粒粒径 为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美砼艺(天津)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美砼艺(天津)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