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9126.0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杞;邓占锋;杨东升;徐桂芝;杨岑玉;胡晓;张宏宇;温锦;李悦悦;刘鑫蕊;孔岩岩;刘瑞杰;孟强;高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108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电锅炉、第一热交换装置、蓄热装置、第二热交换装置、用户侧换热器以及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用于根据电网实际用电情况和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实际温度控制电锅炉启停以及第一热交换装置或第二热交换装置的启停,以改变电锅炉和蓄热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整电锅炉的工作电流,使电锅炉的出口实际温度为电锅炉的出口目标温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流调节模块采用了PID控制和PI控制的双闭环结构,提高了相变储热系统中电锅炉温控响应速度,同时,该系统的总控模块和电流调节模块均由电网调度中心调控,从而实现系统参与电力系统调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热站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变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域,主要采用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方式进行发电,但是,由于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特性,可能会导致弃风弃光问题,相变储热站的应用很大程度的改善了新能源发电弃风弃光现象。
目前相变储热站在本地的相关控制技术较为成熟,能够保证其正常运行。
但是,相变储热站的控制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相变储热站的控制技术响应速度缓慢、相变储热站作为电网中一种重要的电热负荷未能很好的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度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变储热系统,该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流调节模块采用了PID控制和PI控制的双闭环结构,提高了相变储热系统中电锅炉温控响应速度,同时,该系统的总控模块和电流调节模块均由电网调度中心调控,从而实现系统参与电力系统调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变储热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电锅炉、第一热交换装置、蓄热装置、第二热交换装置和用户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控模块;
所述总控模块,用于根据电网实际用电情况和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实际温度控制电锅炉启停以及第一热交换装置或第二热交换装置的启停,以改变电锅炉和蓄热装置的运行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电锅炉的出口与和用户侧换热器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用户侧换热器的出口与电锅炉的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通过支路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一热交换装置和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和第二热交换装置之间设有蓄热装置;
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用于实现电锅炉与蓄热装置间的热交换;
所述蓄热装置,用于当与第一热交换装置连通时实现对热能的存储,当与第二热交换装置连通时实现对热能的释放;
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用于实现蓄热装置与用户侧换热装置间的热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
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开关阀;
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所在的支路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靠近所述第一管道;
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所在的支路管道上设有第三开关阀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三开关阀靠近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循环泵靠近所述第二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总控模块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