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土壤信息采集的物联网多模式农业灌溉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9083.6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华;肖瑛;杨姚;康家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H04W4/38;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21235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斌 |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数据包 节点采集 农业灌溉 主控核心 串口 节点发送数据 湿度数据采集 核心控制器 状态标志位 采集信息 灌溉控制 节点数据 节点信息 结束标志 土壤数据 土壤信息 有效传输 有效灌溉 多模式 数据包 土壤肥 物联网 土壤 封装 运算 采集 储存 创建 | ||
基于土壤信息采集的物联网多模式农业灌溉方法,属于农业灌溉领域,为了解决对于农业采集信息利用,实现自动、有效灌溉的问题,节点发送数据到主控核心设备:节点是土壤湿度数据采集节点,节点采集到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度数据后,先创建一个节点数据包结构,将经过运算后的两个土壤数据分别储存于节点数据包结构中的第4个变量和第6个变量中,最后给节点数据包结构加上结束标志位和状态标志位,封装成一个数据包,通过核心控制器的串口,经由ZigBee通信模块发送给主控核心设备,效果是能够实现节点数据的有效传输,以及实现节点采集信息的使用,从而能够根据节点信息,进行相应的灌溉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土壤信息采集的物联网多模式农业灌溉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灌溉技术如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需要大量的灌溉水,但灌溉水的利用率却非常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传统灌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效”“节水”的需求,同时传统灌溉技术带来的次生灾害也越发明显。因而,解决传统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现有智能灌溉设备在实际应用仍有很多不足,如在复杂的实际农田环境中,金属障碍物会影响电信号的传输,阻绝无线通信过程;大面积农田均处于偏远地区,wifi 覆盖难度大,因此需要因特网支持的智能灌溉设备便受到了很大的使用局限性;大多设备需要人为操控,缺乏智慧农业的理念,耗费人力资源;灌溉范围过于宽广,无法精确控制,导致在大面积农田中对某区域农作物重复灌溉而浪费大量水资源。
现有的农业灌溉的集成终端,基本都是单灌溉结构,不具有合理的构造能够对于农业信息(如土壤湿度、肥度、雨量等)采集装置进行集成安装,集成终端需要解决器件组合的空间使用以及器件分布,基于集成终端,能够实现终端防雨、器件隔离、有效空间利用,布线合理等,能够实现灌溉终端的信息采集和灌溉功能的有效集成,从而进一步为实现灌溉控制提供了支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对于农业采集信息利用,实现自动、有效灌溉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壤信息采集的物联网多模式农业灌溉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土壤信息采集的物联网多模式农业灌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节点发送数据到主控核心设备:节点是土壤湿度数据采集节点,节点采集到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度数据后,先创建一个节点数据包结构,将经过运算后的两个土壤数据分别储存于节点数据包结构中的第4个变量和第6个变量中,最后给节点数据包结构加上结束标志位和状态标志位,封装成一个数据包,通过核心控制器的串口,经由ZigBee通信模块发送给主控核心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9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