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8974.X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7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君;伍丽莎;严仕强;齐云;赵静;王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顺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561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经纬 密度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和织物,测量尺放置于织物上;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测量尺放置于待测织物上,织物上的平行织线的平行栅线与测量尺的圆形光栅叠加;S2:设平行栅线的间距为d1,圆栅线间距为d2,叠加角度为θ,当d1=d2时,平行光栅叠加之间的夹角θ为一恒定值,条纹间距ω不会发生变化;S3:测量尺与织物叠加就会形成类圆形的摩尔条纹,其圆心所对应的数值就是该织物的经纬密度值;解决了以往测量装置携带不便、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低和对测量要求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领域,特别是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机织物经纬密度是检测和控制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两大类测量方法,第一种是利用织物分析镜或织物经纬密度镜来完成测量,第二种主要是通过测量仪器及识别系统来完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数据处理的形式自动获得织物的经纬密度。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织物分析镜测量方法:将织物分析镜放在被测织物上,使刻度线平行于被测线条方向,通过低倍放大镜观察,选择一根纱线并使其重合于照布镜刻度窗口的其实刻度线上,使用指针从第一根刻度线开始依次计数,直到范围内纱线计数完毕,记录该方向纱线数值;切换至另外方向纱线上,按照上述的方法继续测量。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织物分析镜测量方法缺点: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通过人眼记数主观因素影响大,存在测量时间长、浪费人力、对经纬密度大的织物测量不准确。
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方法:将织物放在水平桌面上,选择确定织物被测方向,把织物经纬密度镜放在被测织物上边,保证织物密度镜的线条与织物被测方向纱线平行,通过缓慢转动使纱线与织物经纬密度镜成一小角度,直到出现菱形图案,菱形上下两角所对应的刻度数字即是织物被测方向的纱线密度切换另外方向纱线上。
现有技术二的缺点,织物经纬密度镜缺点:对于织物的放置要求过高,只有织物密度镜的线条与织物被测方向纱线平行时,才会出现测量需要的菱形方案。菱形方案不清晰,测量精度低并有局限性。
现有技术三的技术方案,利用计算机软件如MATLAB等分析软件对织物图像进行数据处理,确定织物的经纬密度。
现有技术三的缺点,织物经纬密度镜缺点:要求测量者必须要拍摄织物图像和会使用计算机程序,并且要携带计算机。这样就不能便捷、快速获得机织物经纬密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以往测量装置携带不便、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低和对测量要求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和织物,测量尺放置于织物上,测量尺为根据莫尔条纹原理设计和制作,能够测量一定范围内机织物经纬密度的,产生效果明显的莫尔条纹。
优选地,织物经纬密度镜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测量尺放置在织物上,织物上织线的平行光栅与测量尺的圆形光栅相互叠加;
S2:设平行栅线的间距为d1,圆栅线间距为d2,叠加角度为θ,当d1=d2时,平行光栅叠加之间的夹角θ为一恒定值,条纹间距ω不会发生变化;
S3:测量尺与织物叠加就会形成类圆形的摩尔条纹,其圆心所对应的数值就是该织物的经纬密度值;
S4:在两栅线平行时,条纹会发生重合形成空白区域,同时会产生变形的菱形图案;
S5:两边的图案会随着圆形而弯曲,大小从圆心开始,当半径变大,其也会逐渐变大,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顺学院,未经安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8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检测探针平台
- 下一篇:变形高温合金金相浸蚀剂及金相组织显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