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信号转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8035.5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雷峰成;范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04;G01S19/13;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信号 转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信号转发装置,包括2个接收天线、2个转发天线,射频前端模块、GLONASS直接放大模块、信号再生模块、定向模块、控制模块、射频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其中2个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射频电缆馈至射频前端模块;2个转发天线,将射频控制模块输出的卫星信号发射;射频前端模块,将收到的卫星信号功分为三路;GLONASS直接放大模块,对GLONASS信号进行放大和功率控制;再生模块,对GPS/BD信号进行再生和功率控制。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将接收到的卫星导航信号进行分类,对GLONASS信号进行放大和功率控制,对GPS/BD信号进行再生和功率控制,能有效提高卫星导航信号的信噪比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信号转发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信号导航是目前成熟的导航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包括:GPS(L1)、GLONASS和BD(B1)等多种导航系统。由于导航卫星大多采用L、S频段,导致导航卫星的落地信号弱。另一方面,地面信号接收终端大多采用宽波束天线进行卫星信号的接收,因此造成卫星信号必须在开阔且没有遮挡的环境下才能被有效使用。在密闭空间使用卫星信号的领域,则需要接收卫星信号后进行转发。
在现有技术中,卫星信号转发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将收到的卫星信号直接放大,再由转发天线发射到需要的空间区域,转发后的信号不小于导航卫星的落地信号即可满足密闭空间使用卫星信号的需求。在这个转发过程中将信号和噪声不加区别的同时放大,没有提高信噪比,造成密闭空间导航接收机收到的信号质量差,不能有效完成导航功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信号转发装置,将收到的卫星导航信号进行提纯后,进行放大和转发,有效提高卫星导航信号的信噪比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卫星信号转发装置,包括2个接收天线、2个转发天线,射频前端模块、GLONASS直接放大模块、信号再生模块、定向模块、控制模块、射频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其中2个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射频电缆馈至射频前端模块;2个转发天线,将射频控制模块输出的卫星信号发射;射频前端模块,将收到的卫星信号功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信号直接接入GLONASS直接放大模块,第二路信号传送至信号再生模块,第三路信号送入定向模块;
所述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第一功分器,第二功分器,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三功分器;
所述第一功分器接收来自第一接收天线发送的第一卫星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卫星信号功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另一路信号发送给所述定向模块;
所述第二功分器接收来自第二接收天线发送的第二卫星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卫星信号功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另一路信号发送给所述定向模块;
所述第一射频开关接收来自第一功分器发送的一路信号和第二功分器发送的一路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三功分器;
所述第三功分器将接收到的信号功分成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发送给所述GLONASS直接放大模块;另一路信号发送给所述信号再生模块;
GLONASS直接放大模块,对GLONASS信号进行放大和功率控制,得到GLONASS的转发信号;再生模块,对卫星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接收天线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实现自定位功能,对GPS/BD信号进行再生和功率控制,产生GPS/BD的转发信号,送入射频控制模块;定向模块,对卫星信号进行定位测向;控制模块,将来自定向模块的定位测向信息通过CAN通讯口输出,通过RS-232通讯接口进行GLONASS直接放大模块、信号再生模块、定向模块的输出功率控制和查询;射频控制模块,将GLONASS的转发信号和GPS/BD的转发信号进行合并后送入2个转发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8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