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疲劳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8006.9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1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霏;冯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A61B3/02;A61B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测量方法 及其 系统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疲劳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眼睛的眼动参数;其中,所述眼动参数包括:固视微动幅度、闪光融合频率以及反应时间;通过眼动参数得到眼睛的疲劳程度。由于采用固视微动幅度、闪光融合频率以及反应时间作为眼动参数来得到疲劳程度,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精准确定用户疲劳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疲劳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视疲劳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显示终端(缩写为VDT,主要是各类手机,平板,桌面电脑,电视机,广告屏等电子屏幕)和人工光源的逐渐普及,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以视力模糊,眼干,重影,流泪,眼痛和头颈肩酸痛等为典型症状的视疲劳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现代生活方式引起的眼疲劳状态不仅会危害眼部健康,调节能力持续下降会引发近视和眼部病变,降低其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闪光融合频率(CFF)参数测量视疲劳,指标过于单一,从而导致不准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视疲劳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闪光融合频率参数测量视疲劳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视疲劳测量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获取眼睛的眼动参数;其中,所述眼动参数包括:固视微动幅度、闪光融合频率以及反应时间;
通过眼动参数得到眼睛的疲劳程度。
所述的视疲劳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眼睛的眼动参数之前包括:
采用校准模型,建立眼睛的图像与视点位置对应关系;
采用验证模型验证眼睛的图像与视点位置对应关系,当注视误差大于预设阈值时,更新眼睛的图像与视点位置对应关系;
当注视误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完成验证。
所述的视疲劳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眼睛的眼动参数包括:
在屏幕上显示一休息点,并在屏幕上非休息点区域依次显示若干个闪动的任务点;其中,相邻两个任务点的位置不相同;
控制任务点的闪动频率依次从低频率以第一频率间隔为步距上升至接收停止指令,并获得第一停止频率;
控制任务点的闪动频率从第一停止频率-第一频率间隔以第二频率间隔为步距上升至接收停止指令,并获得第二停止频率;其中,第一频率间隔大于第二频率间隔;
所述的视疲劳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眼睛的眼动参数还包括:
控制任务点的闪动频率从高频率以第三频率间隔下降至接收停止指令,并获得第三停止频率;
控制任务点的闪动频率从第三停止频率+第三频率间隔以第四频率间隔为步距下降至接收停止指令,并获得第四停止频率;其中,第三频率间隔大于第四频率间隔;
计算第二停止频率和第四停止频率的平均值得到闪光融合频率。
所述的视疲劳测量方法,其中,反应时间为视点位置从休息点位移至任务点的时间间隔,固视微动幅度为视点位置到达任务点后眼球运动的幅度,其中,任务点的闪动时间大于20s。
所述的视疲劳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眼睛的眼动参数包括:
在屏幕上依次排列若干个第一搜索点,排列顺序为第一搜索点的闪动频率从低频率以第五频率间隔为步距升序排列,接收停止指令,并根据眼睛的图像获得第五停止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8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