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7779.5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涛;徐月;张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扬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45 | 分类号: | C01B25/45;H01M4/58;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艾秀丽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系 钠离子 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合金钛片作为金属负极基板,并使用打磨抛光设备去除表面氧化膜,再使用折弯设备进行统一塑形,形成负极基板组,制备纯相NaTi2(PO4)3的粉末原料,使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出NaTi2(PO4)3的固体有机聚合物树脂,将制备的固体有机聚合物树脂在300‑500℃环境下进行5‑10分钟煅烧。该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相比于直接使用蒽醌有机聚合物作为负极材料,在6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循环20000次后的剩余容量仍能大于90%,且成本更低,与直接使用纯相NaTi2(PO4)3覆盖在负极基板上进行压制使用对比,但可逆容量可提升一倍,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在相同成本中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新型清洁能源内燃机、燃料电池技术等)的市场份额的不断刷新,对大型二次能量存储技术提出更多的要求,市场人士预测,到2020年全球固定储能市场的需求量将超过150亿美元,无论是分布式储能还是集中式储能,都需要数千瓦时到几百兆千瓦时的能量储存装置,目前较为通用的储能方式有抽水蓄能和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受地理条件限制较大,一般地区都不具备安装条件,电池储能灵活多变,是未来储能的首选,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电池种类繁多,但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满足储能市场的需要,绝大多数种类的电池还都存在价格高、寿命短盒安全性不足等问题,现有电池的改良如低成本锂离子电池、先进铅酸电池盒大型高温钠硫电池等技术都试图扬长避短,以满足未来的储能市场的需求,但锂资源储量有限,即使将世界上所有富集的锂资源都用来制造电池,也无法满足储能需求的十分之一;铅等重金属污染一直困扰人类,短期内也无法找到彻底规避重金属毒害性的有效方法,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将铅酸电池完全替代提上议事日程,我国对铅酸电池额外征税的法规近期将会出台;高温电池目前也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安全隐患问题需要突破,而水系钠离子电池则可以客服一系列现有电池存在的缺陷,满足人们的需求。
传统的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通常直接使用纯相NaTi2(PO4)3覆盖在负极基板上进行压制使用,其可逆容量能到达40-50mA·h/g,在100C的高倍率下可释放70%的可逆容量,但是其导电性不佳,需要使用碳包覆来改善导电率,成本增加较大,而直接使用蒽醌有机聚合物作为负极材料,虽然在5A/g电流密度条件下可逆容量能到达217mA·h/g,但其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将会降低至91%,故而提出了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备成本较低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通常直接使用纯相NaTi2(PO4)3覆盖在负极基板上进行压制使用,其可逆容量能到达40-50mA·h/g,在100C的高倍率下可释放70%的可逆容量,但是其导电性不佳,需要使用碳包覆来改善导电率,成本增加较大,而直接使用蒽醌有机聚合物作为负极材料,虽然在5A/g电流密度条件下可逆容量能到达217mA·h/g,但其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将会降低至91%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成本较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合金钛片作为金属负极基板,并使用打磨抛光设备去除表面氧化膜,再使用折弯设备进行统一塑形,形成负极基板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扬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扬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