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轧线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的实施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7404.9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5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庞宗宝;赵军华;谷新;王勤红;吴国刚;顾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轧线精轧 工作 材备辊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轧线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的实施方法,本方法根据不同轧制品种对精轧工作辊的需求,编制因材备辊规则;从轧线控制系统读取轧制计划,根据因材备辊规则以及轧制计划,以最高要求的钢种备辊需求作为轧制计划的备辊需求;在周转辊中选择符合需求的轧辊,并自动生成换辊单;若无需求的轧辊,自动计算加工时间,与轧制计划开始轧制的时间比较,若加工时间小于开始轧制的时间,自动生成换辊单,否则,向轧线控制系统发送调整生产计划通知;换辊单传输至轧线控制系统,磨辊间操作人员将轧辊吊运至换辊小车送往轧线;将轧辊推送至轧机中进行轧制作业;轧制计划结束后,轧辊的相应信息发送到因材备辊管理中,以备精轧工作辊状态查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轧线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的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是指按照轧制钢种备辊需求选择符合条件的精轧工作辊上机使用,传统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流程是采用纸质换辊单交换信息来实现的。由于高速钢材质工作辊耐表面粗糙性和耐磨损性,可磨削一次使用多次,而多次使用以后,工作辊表面会出现氧化膜剥落或磨损大的缺陷,因此需针对不同钢种对辊面质量和板型需求不同,备用使用次数和表面等级不同的工作辊,即因材备辊。每次轧制计划下发时,轧线操作人员根据轧制品种以电话或面对面通知的形式向磨辊间操作人员提出备辊需求,磨辊间操作人员根据轧线需求在周转辊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轧辊,填写在纸质的换辊单中,送到轧线操作台,轧线操作人员再将信息输入轧线控制系统中,轧制计划结束后,轧线再将纸质的换辊单返还给磨辊间。
传统精轧工作辊备辊流程以纸质的换辊单形式来完成,其存在严重的缺陷,其一是备辊数量大,每年有3万多支轧辊上下机,人工填写辊号、表面等级、使用次数和辊径等信息,工作量大且出错率高,尤其是发生临时换辊时,需要十几分钟内完成备辊流程,极易发生差错;其二是人员之间备辊信息沟通不及时或理解有偏差时,造成备辊不符合轧制品种需求,需重新备辊,增加了磨辊间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轧线生产效率。
针对热轧生产线,轧辊上下机数量庞大,磨辊间操作人员在填写辊单时和轧线操作人员按照辊单信息输入轧线控制系统时,每年都有多次数据出错导致轧线停机事故;另外由于轧线操作人员通知不及时,存在磨辊间已备辊,而轧线操作人员不同意上机,需另行备辊而出现重复劳动,增加了磨辊间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严重影响轧线的正常生产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轧线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的实施方法,本方法克服传统精轧工作辊人工备辊流程的缺陷,编制轧制计划对备辊需求的规则,轧制计划下发后自动生成备辊需求,根据备辊需求自动生成换辊单,并传输至轧线控制系统中,实现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的自动化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不同轧制品种对精轧工作辊的需求,编制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规则,其中包括合同号、出钢记号、产品去向、分选度以及备辊要求信息;
步骤二、从轧线控制系统读取轧制计划,包括冷坯计划下发时刻,热坯计划启动时刻,且在轧制计划下发或轧制计划顺序调整的时刻,发送轧制计划顺序和轧制计划中每块钢的信息;
步骤三、根据精轧工作辊因材备辊规则以及轧制计划中每块钢的分选度、合同号、板坯厚度信息判定轧辊需求,以最高要求的钢种备辊需求作为轧制计划的备辊需求;
步骤四、按照轧制计划的备辊需求,在周转精轧工作辊中选择符合需求的轧辊,若周转精轧工作辊中有符合要求的轧辊,自动生成换辊单;若无,自动计算加工一套精轧工作辊的时间,与轧制计划开始轧制的时间比较,若加工时间小于轧制计划开始轧制的时间,自动生成换辊单,否则,向轧线控制系统发送调整生产计划通知;
步骤五、换辊单经人工确认无误后,传输至轧线控制系统,同时,磨辊间操作人员将换辊单列明的精轧工作辊吊运至换辊小车送往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偏心轴套失效后的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检测器的安装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