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7114.4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双睿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8F9/24;F28F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 膜芯 碳化硅 换热管 管板 无压 中间折流板 室内空气品质 中央空调系统 冷热源设备 传热效率 节省系统 空调系统 新风负荷 运行费用 运行效率 整体烧结 直接成型 石墨 碳纤维 有效地 插接 装机容量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换热膜芯领域,且公开了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包括换热膜芯主体,该换热膜芯主体由管板、中间折流板与换热管构成,所述管板安装于换热膜芯主体的两端,管板之间连接有换热管,且换热管靠近中间位置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中间折流板,换热膜芯主体无压整体烧结,直接成型,间距等份,所述换热膜芯主体的材料由碳化硅、碳纤维、石墨硅成分组成,且传热效率为140W/MK,该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将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中,不但可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风负荷,减少冷热源设备的装机容量,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节省系统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膜膜芯领域,具体为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安装新风系统成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运用单向气流新风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会使得室内热损失严重,使用双向气流的换热膜芯,在过滤空气的同时也能够对室内热量进行回收◇既满足了人们对新风的需求又减少了能量的浪费◇因此换热膜芯在新风系统中广泛用到◇而热交换芯是换热膜芯的关键部件,直接决定了换热膜芯的性能◇当前换热膜芯主要釆用纸换热芯,纸换热芯有阻力大、成本高、不能清洗等缺点更加环保、经济、高效的换热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包括换热膜芯主体,该换热膜芯主体由管板、中间折流板与换热管构成,所述管板安装于换热膜芯主体的两端,管板之间连接有换热管,且换热管靠近中间位置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中间折流板。
优选的,所述管板的数量为两组,且其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为90根,且该换热管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中间折流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形状为扇形。
优选的,所述换热膜芯主体无压整体烧结,直接成型,间距等份。
优选的,所述换热膜芯主体的材料由碳化硅、碳纤维、石墨硅成分组成,且传热效率为140W/MK。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可以利用室内排风中的能量来预冷热引入的室外新风,从而达到降低新风系统能耗的目的,将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中,不但可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风负荷,减少冷热源设备的装机容量,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节省系统运行费用,换热膜芯主体无压整体烧结,直接成型,间距等份,所述换热膜芯主体的材料由碳化硅、碳纤维、石墨硅成分组成,且传热效率为140W/MK。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换热膜芯主体;2、管板;3、换热管;4、中间折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包括换热膜芯主体1,该换热膜芯主体1由管板2、中间折流板4与换热管3构成,所述管板2安装于换热膜芯主体1的两端,管板2之间连接有换热管3,且换热管3靠近中间位置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中间折流板4。
管板2的数量为两组,且其横截面为圆形;换热管3的数量为90根,且该换热管3的横截面为圆形;中间折流板4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形状为扇形;换热膜芯主体1无压整体烧结,直接成型,间距等份;换热膜芯主体1的材料由碳化硅、碳纤维、石墨硅成分组成,且传热效率为140W/M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双睿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双睿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