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脱硝的神经网络混合优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76755.8 申请日: 2019-10-15
公开(公告)号: CN110975597B 公开(公告)日: 2022-03-01
发明(设计)人: 于征;张日东;袁亦斌;吴胜;王璟琳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53/86 分类号: B01D53/86;G06K9/62;G06N3/04;G06N3/08;G06N3/12;B01D53/56
代理公司: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代理人: 周希良
地址: 310018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泥 神经网络 混合 优化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泥脱硝的神经网络混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水泥脱硝过程影响NOx浓度输出的相关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步骤是:

1-1.定义水泥脱硝过程影响NOx浓度输出的第一主成分,形式如下:

t1=Xp1=[v1 v2...vJ]p1且||p1||=1

其中,t1是矩阵X的第一主成分,X∈RN×J是标准化后的影响NOx浓度输出的相关向量矩阵组合,包括机组负荷、喷氨量、SCR入口烟温、入口NOx浓度、入口烟气含氧量、出口烟气含氧量、脱硝效率,N和J分别是影响NOx浓度输出的样本个数和影响NOx浓度输出的相关变量个数,p1是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标准化特征向量,[v1 v2...vJ]分别是第一、第二、…、第J影响NOx浓度输出的相关变量;

1-2.根据步骤1-1,求得t1的方差,形式如下:

其中,和XT分别是第一标准化特征向量的转置和矩阵X的转置,Var(t1)是t1的方差;

1-3.结合步骤1-1和步骤1-2,根据拉格朗日算法得到:

Vp1=λ1p1

Var(t1)=λ1

其中,λ1是协方差矩阵V的第一特征值;

1-4.以此类推,并重复步骤1-1至1-3,得到

ta=Xpa

其中,ta是第a主成分,pa和pa-1是矩阵V的第a和第a-1标准化特征向量,且paTpa-1=0,paT是矩阵V的第a标准化特征向量的转置,λa是矩阵V第a特征值,Var(t1)≥Var(t2)≥...≥Var(ta),Var(t2)和Var(ta)分别是t2和ta的方差;

1-5根据预设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形式如下:

其中,Ea是前a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λj是矩阵V第j特征值,∑是求和符号;

1-6.根据步骤1-5得到主成分分析之后的数据集,形式如下:

其中,T是主成分的得分矩阵,PT是主成分的负载矩阵的转置;

步骤2、使用步骤1中得到的新数据,建立水泥脱硝反应器的模型,并对NOx浓度输出做预测;

2-1.将主成分分析之后的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水泥脱硝反应器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是神经网络对NOx浓度的预测输出,是训练集,i=1,2,...,I是隐藏层节点个数,ωi是第i个神经元连接隐藏层和输出层的权值,是使用高斯函数的隐藏层中的第i个神经元输出,ci是第i个神经元函数的中心,σi是第i个神经元函数的宽度,是输入变量和中心之间的欧式距离;

2-2.通过递归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权值初始值,使用LM算法进行优化,形式如下:

ω(k+1)=ω(k)+Δω

Δω=(JTJ+μ)-1JTe

其中,e是NOx浓度的预测输出和NOx浓度的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Δω是权值的修正量,是误差对权值导数的雅克比矩阵,μ为各层神经元沿负梯度下降运算的约束系数;

2-3.结合步骤2-2,得到权值向量ω(k),根据K-均值聚类算法确定ci和σi两个参数的初始值,用遗传算法优化三个参数,步骤如下:

2-3-1.染色体编码形式如下:对2-2中初步确定的神经网络的ci和σi进行编码成一条染色体,形式如下:

R=[c1...ci...σ1...σi...ω1...ωi].

2-3-2.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形式如下:根据遗传算法中适应度函数望大的特性,将网络误差平方和的倒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则适应度函数表示如下:

2-3-3.对染色体进行选择操作,形式如下:采取轮盘赌方法进行选择操作,选择个体r的概率pr表示如下:

其中,fr和fm分别是个体r和m的适应度函数,M为种群个数;

2-3-4.对染色体进行交叉、变异操作,形式如下:选择操作出来的个体直接复制到下一代,对于其他个体,随机选择两个个体的相同位置,按照交叉概率在选中的位置进行交叉,并按照变异概率对个体的某些基因位进行变异;

2-4.根据根均方误差评估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建模精度,形式如下:

其中,RMSE是根均方误差,Y(Xn)是实际的输出;

2-5.将步骤2-3-4中得到的三个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参数值,进行神经网络训练,重复步骤2-2和步骤2-4,直至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预定值,并将测试集输入到神经网络的训练模型中,验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7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