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波复合材料飞行器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6298.2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靖;戴全辉;王瑞;郝璐;于扬;黄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17/06;B32B5/02;B32B5/26;B32B27/32;B32B27/02;B32B27/12;B32B27/34;B32B7/12;B32B37/12;B32B37/1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飞行器 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雷达隐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波复合材料飞行器翼面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部件由上吸波件、下吸波件和承力部分组成,上下吸波件对接面为水平面附近。三者之间固定在一起。其中上吸波件和下吸波件均为三层结构,外层为透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层为屏蔽底层,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填充有吸波层;由于对飞行器边缘部位进行局部加厚处理,充分利用结构件边缘部位内部空间,实现了电性能、力学性能兼容,并满足了工艺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雷达隐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波复合材料飞行器翼面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是军用飞行器面临的主要探测威胁,各型飞行器为减缩该范围内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应用隐身材料和应用隐身外形。
各型对于军用飞行器部件来说,由于敌方雷达波一般是沿水平方位附近的一个小角度入射,其探测威胁方位主要是水平方位,而飞行器由于要满足气动外形约束,其翼面、弹身(机身)等部件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着不同的镜面散射点及镜面散射部位,是主要电磁散射部位。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被称为吸波层板结构复合材料,是雷达吸波结构材料的一种。吸波层板结构复合材料的优点是厚度增加小、增重量小、RCS减缩效果特别突出,特别适合用作各类军用飞行器舱体蒙皮、弹翼前缘等重量、尺寸约束严格的场合。
现有的隐身复合材料一般按照等厚度规格进行设计,相应的在结构中,常规的隐身功能材料层为等厚度铺层方式进行应用,未考虑结构部件上不同位置电磁散射贡献差异,在平均厚度不足时,结构的电性能难以提高,而平均厚度增加时,又过多的挤占了结构承力材料的空间。
可见,现有的吸波结构部件存在着应用场合受限,电性能、承力性能兼容性较差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宽频吸波复合材料,使用该材料的飞行器部件以及该飞行器部件的制备方法,以解决提高产品合格率、如何改善宽频吸波效果和承力能力兼容性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本发明提出一种吸波复合材料飞行器部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
该部件由上吸波件、下吸波件和承力部分组成,上下吸波件对接面为水平面附近。三者之间固定在一起。其中上吸波件和下吸波件均为三层结构,外层为透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层为屏蔽底层,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填充有吸波层;其中,吸波层包括电损耗吸波层和磁损耗吸波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电损耗吸波层由电损耗吸波布用胶粘剂粘结得到,电损耗吸波布包括透波纤维布、导电炭黑和高分子聚合物,导电碳黑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中,且胶粘剂中不含导电碳黑;磁损耗吸波层由磁损耗吸波布用胶粘剂粘结得到,磁损耗吸波布包括透波纤维布、磁性雷达波吸收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磁性雷达波吸收剂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中,且胶粘剂中不含磁性雷达波吸收剂;胶粘剂材料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氰酸脂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电损耗吸波层和磁损耗吸波层的数量分别为一层或多层。
进一步地,磁性雷达波吸收剂是片状金属微粉。
进一步地,透波纤维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和有机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屏蔽底层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所述的承力结构件为金属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
上吸波件和下吸波件的外表面为飞行器气动外形型面;透波层与吸波层在尖劈形状的尖劈处附近总厚度发生渐变,其中在劈尖处10mm~50mm区域内透波层与吸波层的厚度较大,远离劈尖处逐渐变薄且透波层与吸波层总厚度逐渐趋于一致,屏蔽底层位于吸波层内部,其厚度根据结构承载能力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