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机加工室及其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6282.1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荣;程欣;孙力;许永健;贺石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G06F30/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及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机加工室,包括刀辊和米筛,所述刀辊位于米筛内同轴转动,所述米筛的筛框为正七边形;所述刀辊周向均布若干螺旋形梯形刀头,相邻所述刀头间分布有喷风孔,所述刀辊两侧对称分布一对拨料筋。所述刀辊周向均布6个螺旋形梯形刀头,所述刀辊外圆半径为65mm,所述刀辊内圆半径为59mm,所述螺旋形梯形刀头的螺距为10mm。本发明改变米机原有“碾米”的加工原理结构,设计新型米机加工室结构,以提高稻谷加工效果,并通过CFD‑DEM验证新设计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机加工室及其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碾米机主要分擦离型和碾削型两种。擦离型碾米机是利用米粒与碾白室构件和米粒间的摩擦力使糙米碾白,其特点是碾白室内压力大,碾辊线速低。碾削型碾米机是利用金刚砂碾辊的高速旋转对糙米进行碾削,其特点是碾白室内压力小,碾辊线速高。传统碾米机的碾白室间隙小,一般在5-16mm之间,稻谷在“碾磨”过程中无法避免压力过载,导致碎米多、营养损失大、米温升高、碾米耗能大等问题。
为避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刀辊切削去皮、喷风悬浮排糠的稻谷加工设备,实现无碾压加工。该设备针对传统米机加工室间隙小导致的碎米多、能耗大等问题,增大了加工室间隙,同时将传统碾辊变为切削刀辊,刀辊上布置喷风孔,增强切削、翻滚、排糠能量。为更好地实现稻谷加工,提高留胚率,减少碎米率,需优化该新型米机的结构,由于传统试验法成本高,耗时耗力,缺乏通用性,且无法监测稻谷加工过程中受力及运动规律,此外现有的设备能耗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机加工室及其米机,改变米机原有“碾米”的加工原理结构,设计新型米机加工室结构,以提高稻谷加工效果,并通过CFD-DEM验证新设计的可靠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米机加工室,包括刀辊和米筛,所述刀辊位于米筛内同轴转动,所述米筛的筛框为正七边形;所述刀辊周向均布若干螺旋形梯形刀头,相邻所述刀头间分布有喷风孔,所述刀辊两侧对称分布一对拨料筋。
进一步,所述刀辊周向均布6个螺旋形梯形刀头,所述刀辊外圆半径为65mm,所述刀辊内圆半径为59mm,所述螺旋形梯形刀头的螺距为10mm。
进一步,所述拨料筋高度为10-14mm。
进一步,所述刀辊与米筛之间的间隙为17-27mm。
进一步,所述刀辊长度为210-290mm。
进一步,所述喷风孔直径为3mm。
一种米机,包括所述的米机加工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的米机加工室,通过刀辊周向均布若干螺旋形梯形刀头,解决大间隙下的稻谷切削力、径向推力和轴向推力的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米机加工室,通过相邻所述刀头间分布有喷风孔,便于稻谷悬浮、翻滚和易位。
3.本发明所述的米机加工室,筛框边数决定加工室内颗粒在旋转一周受力的变化次数,筛框边数影响米粒自身翻滚和米粒流体在公转运动中内外层的易位频率,通过所述米筛的筛框为正七边形,实现颗粒碰撞次数最大,颗粒平均受力最大。
4.本发明所述的米机加工室,拨料筋高度为10-14mm,增强稻谷翻滚和加工均匀且可以减少碎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米机加工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刀辊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米机加工室利用CFD-DEM验证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