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体装置及基因测序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6112.3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4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进;史蒂夫·德雷尔;伊戈尔·伊万诺夫;何筠;普里扬卡·阿格拉瓦尔;古家强;牛立成;田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安序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4;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体 微流体装置 进液流道 出液流道 基因测序仪 横向流道 纵向流道 高通量 高效能 进液 测试要求 横向延伸 基因测序 连通测试 组合设置 出液口 溶液腔 微流控 二维 液流 三维 | ||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流体装置及基因测序仪,微流体装置包括基体,基体上设置有微流体道、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液口。微流体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横向流道和沿纵向延伸的纵向流道。将微流体装置中微流体道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连通测试用的溶液腔,从而可通过微流体道的进液流道进液,通过出液流道出液。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的组合设置,能够形成三维的微流体道,相比于二维微流体道,更能提高进液效率,从而适应于高通量高效能的测试要求。具有该微流体装置的基因测序仪,能够满足高通量高效能的基因测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流体装置及基因测序仪。
背景技术
微流体装置能够将一系列操作如样品预处理、分离、反应、检测和数据分析等集成于一块基片上。微流控技术因其极大地降低了微流分析的成本、缩短了微流分析的时间,而获得了快速地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DNA测序、蛋白质分析、单细胞分析、毒品检测和食物安全等领域。
目前的微流体装置的结构通常比较简单,而且通常只在二维平面上实现微流体道,基于现有高通量分析仪器有很多使用上的限制,难以满足高通量高效能的测试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流体装置,具有三维的微流体道,能够满足高通量高效能的测试要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微流体装置的基因测序仪。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体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
微流体道,所述微流体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均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横向流道和沿纵向延伸的纵向流道;
第一入口,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
第二入口,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
出液口,与所述出液流道连通,用于排液。
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流体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组成了三维的微流体道,与目前采用的二维微流体道相比,能够满足高通量高效能的测试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微流体装置,所述出液流道包括缓冲流道和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连通于所述出液口;所述缓冲流道的一端用于连通溶液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口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微流体装置,所述出液流道上连通有第三入口,所述第三入口连通于所述缓冲流道,所述出口通道上连通有第三阀门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微流体装置,所述第一入口包括若干进液口,所述进液流道包括分别连通于各所述进液口的入口通道,各所述入口通道相互独立且分别连通有第一阀门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微流体装置,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进液流道之间连通有第二阀门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微流体装置,还包括清洗流道,所述清洗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出液口,所述清洗流道上还设置有第四阀门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微流体装置,所述基体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一基层、第二基层、第三基层和第四基层,其中:所述第二基层朝向所述第一基层的表面设有横向沟槽,所述第一基层朝向所述第二基层的表面和所述横向沟槽围成所述横向流道;所述第二基层上设置有所述纵向流道,所述纵向流道沿层叠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基层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槽孔,所述槽孔对应连通于所述纵向流道;所述第四基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三基层的所述槽孔;所述第二基层和所述第四基层朝向所述第三基层的表面与所述槽孔共同围成所述横向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安序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安序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照通气发酵设备
- 下一篇:智能孢子捕捉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