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二步含浸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6043.6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严凯;陈镇权;詹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法拉和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0 | 分类号: | H01G9/00;H01G9/145 |
代理公司: | 35242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利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浸 芯包 混合液 烘干 铝电解电容器 外部加压设备 电解质 常规电解液 正负压循环 铝箔 电容器用 高导电率 高温烘干 生产效率 微观孔洞 悬浮液 制备 加压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二步含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电容器用芯包;将得到的芯包含浸到PEDOT:PSS等混合液内,并通过外部加压设备进行正负循环加压,得到初步含浸后的芯包;将得到的初步含浸后的芯包进行高温烘干,得到烘干后的芯包;将得到的烘干后的芯包再次含浸到常规电解液内,得到二次含浸后的芯包;本发明的电解质采用PEDOT:PSS等混合液,由于该混合液的高导电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芯包初次含浸的速度;同时在初次含浸时采用正负压循环含浸的方法使悬浮液能够均匀分散和渗透到铝箔微观孔洞中,从而提高了初次含浸的速度和效果,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二步含浸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高分子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相比较普通的引线式铝电解电容器,其特点是ESR极低,高频滤波性能优异,近年在电脑主板、游戏机、高端数码产品、充电器等领域的应用正快速增长。
但现有的常规液态铝电解电容器大多存在阻抗水平不能大幅降低而无法进一步适用于要求极低损耗的驱动电源上的问题;而固态电容则因本身漏电大且无修复性,同时其材料和制造成本占比较高,这两方面对于其应用也是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而现有的固液混合电容器的制造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下。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二步含浸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二步含浸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二步含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电容器用芯包;
S2:将步骤S1得到的芯包含浸到PEDOT:PSS等混合液内,并通过外部加压设备进行正负循环加压,得到初步含浸后的芯包;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初步含浸后的芯包进行高温烘干,得到烘干后的芯包;
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烘干后的芯包再次含浸到常规电解液内,得到二次含浸后的芯包;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二次含浸后的芯包进行装配、老化形成成品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通过外部加压设备进行正负循环加压的过程中,正压控制在0.5bar ~ 60bar之间为佳,负压控制在13mbar ~ 98mbar之间为佳。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通过钉卷机将导针铆接在铝箔上,并将阳极铝箔、阴极箔、隔离纸卷绕成芯包,且隔离纸介于阳极化成铝箔及阴极箔之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S5具体为:将步骤S4中得到的含浸后的芯包装配到电容器外壳内,并通过胶塞将电容器外壳密封,得到半成品电容器;将半成品电容器老化充电形成成品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烘干的温度为60~180℃之间,烘干的时间为5~6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的电解质采用PEDOT:PSS等混合液,由于该混合液的高导电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芯包初次含浸的速度;同时在初次含浸时采用正负压循环含浸的方法使悬浮液能够均匀分散和渗透到铝箔微观孔洞中,从而提高了初次含浸的速度和效果,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本制造方法制造得到的混合型铝电解电容器具备高稳定性和良好的修复性,从而提高了本固液混合电容器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法拉和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法拉和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