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宽请求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5843.6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良;袁立权;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 |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宽 请求 发送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请求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传输容器获得的带宽分配中,依次向光线路终端发送负载和带宽请求,其中,负载中携带第一数据,带宽请求中携带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第二数据的数据量为:带宽请求生成时传输容器中缓存的数据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OLT获取的ONU中的待发送数据情况不准确,进而导致DBA分配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宽请求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为PON)架构如图1所示,是一种点到多点的网络架构,由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为OLT)、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e Network,简称为ODN)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简称为ONU)组成,OLT通过ODN与多个光网络单元连接。
ONU的上行发送需要OLT通过带宽分配进行协调,以免不同ONU发送的信号发生冲突,无源光网络系统一般通过动态带宽分配(Dynamic Bandwidth Assignment,简称为DBA)计算各ONU的上行带宽。
传统的DBA算法是ONU向OLT报告本地待发送数据情况,OLT根据ONU报告情况对ONU分配带宽。本地待发送数据情况通过上行动态带宽请求(Dynamic Bandwidth Requestupstream,简称为DBRu)表示,在一个带宽分配(Allocation)中包括DBRu和负载payload,在一个带宽分配周期中,先发送DBRu,后面紧接着会再发送携带在payload中的数据,而DBRu中请求带宽分配的缓存数据中包含后续发送的携带在payload中的数据,因此,当OLT接收到DBRu时,DBRu中指示的ONU待发送数据情况已经不包括payload中携带的数据了。此时OLT获取的ONU中的待发送数据情况与实际的待发送数据情况是不一致的。即,OLT获取的ONU中的待发送数据情况是不准确的,进而导致DBA分配不准确。
针对相关技术中,OLT获取的ONU中的待发送数据情况不准确,进而导致DBA分配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请求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OLT获取的ONU中的待发送数据情况不准确,进而导致DBA分配不准确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请求的发送方法,包括:在传输容器获得的带宽分配中,依次向光线路终端发送负载和带宽请求,其中,所述负载中携带第一数据,所述带宽请求中携带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量为:所述带宽请求生成时所述传输容器中缓存的数据量。
可选地,在传输容器获得的带宽分配中,依次向光线路终端发送负载和带宽请求包括:在传输容器获得的带宽分配中,向所述光线路终端发送所述负载;在向所述光线路终端发送所述负载之后,在所述带宽分配的末尾位置发送所述带宽请求,其中,所述带宽请求的生成时刻与所述带宽请求的发送时刻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光线路终端发送带宽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所述光线路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带宽分配中所述负载与所述带宽请求的发送顺序;接收所述光线路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带宽分配中所述负载与所述带宽请求的发送顺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宽请求的发送方法,包括:在传输容器获得的带宽分配中,依次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带宽请求和负载,其中,所述负载中携带第一数据,所述带宽请求中携带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由所述带宽请求生成时所述传输容器中缓存的数据量减去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5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