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5308.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2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鲍时萍;程龙宝;高青;王钦;周通;宋瑞然;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6;C08L67/02;C08L83/04;C08K3/26;C08K3/30;C08K3/36;C08J5/18;B29C48/21;B29C48/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芯层和至少一层表层,所述芯层和表层经共挤模头挤出和双向拉伸工艺制得:所述芯层由50wt%‑99wt%重量份的共聚聚酯和1wt%‑50wt%重量份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所述表层由40wt%‑84.9wt%重量份的共聚聚酯、15wt%‑50wt%重量份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0.1wt%‑10wt%重量份的功能母料制成,所述功能母料中含有爽滑粒子;所述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特性粘度为0.65dL/g‑0.85dL/g。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采用涂布的方式对低聚物进行封堵,在180℃条件下经过30分钟热处理后,表面低聚物的析出量小于6.13E‑03mg/cm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特别是一种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光学聚酯薄膜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双向拉伸工艺后制成的一种薄膜,众所周知,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能、电学性能等,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的光学构件的薄膜,它主要用作液晶显示器(LCD)背光单元(BLU)的光学材料,或者用作保护各显示器、如LCD、等离子显示板、触摸屏等的表面的光学材料。
在PET的生产过程中,低聚物由副反应产生,这种低聚物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为319℃,在生产过程中以及后续加工过程中,均容易产生污染,因此,生产线需要不时关闭和清洁。另一方面,低聚物挥发聚集在聚酯薄膜的表面,不仅影响薄膜的洁净度和光学性能,并且经长时间日光暴晒之后,聚酯薄膜发雾现象非常明显,不能满足高端光学膜的需求。
通常,防止低聚物产生的方法大多采用在聚酯薄膜表面进行涂布,如中国专利201120124338.X中所示,在多层共挤复合层的上、下表面分别涂布有聚酯改性丙烯酸酯上表层和聚酯改性丙烯酸酯下表层,该涂层的稳定性非常高,避免了低聚物的挥发。但这种涂布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工艺较为复杂,增加生产成本;(2)涂布工艺过程中,会使薄膜的表观出现涂布不均匀、产生条道、发花等弊病;(3)该方法采用相似相容的原理,利用涂层树脂与PET之间的不相容性,对低聚物进行封堵,无法成为根本的对策;(4)无法解决在涂布工艺之前产生的低聚物污染。
另外,为了减少聚酯膜中低聚物的产生,在文献《BOPET薄膜加工中低聚物的产生和防止》(塑料包装,2014年第24卷,第2期,7-10页)中提到,可以通过对设备的选择、工艺条件的选择等方式来减少低聚物的产生,这些方法虽可以缓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聚物,但不能成为治标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聚酯薄膜,这种薄膜的表面低聚物数量少,同时还能解决涂布工艺给薄膜表观造成的质量弊病,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这种薄膜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包括芯层和至少一层表层,所述芯层和表层经共挤模头挤出和双向拉伸工艺而得到:
(1)所述芯层由50wt%-99wt%重量份的共聚聚酯和1wt%-50wt%重量份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2)所述表层由40wt%-84.9wt%重量份的共聚聚酯、15wt%-50wt%重量份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0.1wt%-10wt%重量份的功能母料制成;;所述功能母料中含有爽滑粒子;
(3)所述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特性粘度为0.65dL/g-0.85dL/g。
上述光学聚酯薄膜,所述共聚聚酯为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至少一种与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形成。
上述光学聚酯薄膜,所述共聚聚酯合成的初始特性粘度为0.50dL/g-0.60dL/g,固态聚合后的共聚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65dL/g-0.80d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5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