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5202.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卢侠;韩百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62;H01M10/0565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晶晶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薄膜 柔性聚合物 制备 均一分散 质量比 锂盐 高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窗口 电化学性能 储能设备 二次电池 分散均匀 固化干燥 固态电池 界面接触 良好接触 石榴石型 聚合物 高电导 正负极 锂离子 凝胶 应用 构筑 | ||
1.一种固态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均一分散的固态电解质分散液加入均一分散的的柔性聚合物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加入锂盐分散均匀得到固态电解质凝胶,固化干燥即得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其中所述固态电解质与柔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5~1:9,柔性聚合物与锂盐的质量比为9:1~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与柔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5~3:7,柔性聚合物与锂盐的质量比为1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与柔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3:7,柔性聚合物与锂盐的质量比为10:1。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SICON、Beta氧化铝或钙钛矿固态电解质。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聚合物为聚氧化乙烯PE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偏氟乙烯共六氟丙烯PVDF-HFP。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或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
7.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在制备储能设备中的应用。
8.一种锂离子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电池正负极之间加入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固态电解质薄膜,并对界面进行活化处理,封装密封即得锂离子固态电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锂离子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极为磷酸铁锂、钴酸锂、NCM三元正极材料或锰酸锂,负极为金属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52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石墨电极电池
- 下一篇:离子交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解质薄膜、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