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规格X70管线钢带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4677.8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5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熊雪刚;张开华;叶晓瑜;李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7/44;B21B37/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曾勇;罗贵飞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x70 管线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规格X70管线钢带轧制方法,属于热连轧钢板及钢带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钢坯;b、加热钢坯,将钢坯送至再加热工序均匀受热;c、除磷处理,采用高压水对钢坯除磷处理;d、粗轧,通过粗轧机将钢坯轧制成钢带;e、精轧;f、层流冷却制得钢带,采用水冷对钢带进行冷却,层流冷却上、下集管开水比例为70%、100%,并开启侧喷水或侧气喷,吹扫钢板表面积水,且层流冷却水温控制在29±1℃范围内。本方法通过优化层流冷却工艺以改善钢带浪形,解决了现有薄规格X70管线钢由于冷却过程中钢带的传热效率高,钢带边部和中部的温降差更大,导致钢带内部残余应力差异更大,不利于保持良好的板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规格X70管线钢带轧制方法,属于热连轧钢板及钢带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X70及以上级别管线钢一般采用针状铁素体组织类型,控轧控冷工艺采用低温卷取路线,层流冷却水量大、冷速快、卷取温度低,再加上薄规格钢板传热效率高,极易产生浪形,严重影响制管成型及焊接。随着冷却的进行,沿宽度方向,钢带温度分布不均匀,其中钢带中部是一维传热,钢带边部是二维传热,且冷却过程中冷却水不断的在钢带表面由中部向边部流动,造成钢带边部温降大于钢带中部。这种钢带温度的非均匀分布会从两个方面造成钢带残余应力不均。一是热应力不均匀,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刚开始冷却的时候,钢板边部温度低中部温度高,边部收缩,边部残余应力为拉应力,中部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冷却结束后,钢板边部和中部均逐渐降温,钢板中部初始温度高于边部,导致钢板中部收缩程度反而大于边部,即边部延长导致边浪,此时边部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中部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二是相变应力不均匀,在层冷过程中,钢带边部温降比较大,先发生相变,而中部温降小,后发生相变,且钢带边部针状铁素体转变量大于中部。而由于奥氏体(γ-Fe)原子致密度大于铁素体(α-Fe),因此发生奥氏体→针状铁素体相变时,体积会增加,这就导致了X70钢带边部体积大于中部,即钢带边部膨胀程度大于中部,从而形成边浪缺陷。
同时,X70采用针状铁素体组织路线,控轧控冷工艺采用“低温轧制+大压下量+低温卷取”工艺,轧制温度低,轧制压下量大,层流冷却速率高,卷取温度低,这些因素均会造成钢带产生强烈的塑形变形,造成残余应力,特别是薄规格X70,由于冷却过程中钢板的传热效率高,钢板边部和中部的温降差更大,导致钢板内部残余应力差异更大,不利于保持良好的板形。
本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3920719 B公开了一种热轧板形的凸度控制方法,实现了对热轧钢带凸度的实时动态控制。本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3341503 B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凸度变化热轧板形控制模型,实现了宽窄厚薄规格混合轧制的情况下,钢带平直度和目标凸度的稳定控制。本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2909223 B公开了一种边部板形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测并反馈边部板形值,从而实时调节工作辊窜辊以解决钢带边部的碎边浪问题。本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4511483 B公开了一种热轧钢带板形补偿轧制方法,根据热轧钢带产品的板形情况,即双边浪或中浪及其大小,进行补偿轧制以改善热轧钢带的浪形缺陷。但是,上述专利均通过优化轧制工艺以改善浪形,未见通过优化层流冷却工艺以改善浪形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钢带的传热效率高,钢带边部和中部的温降差更大,导致钢带内部残余应力差异更大,不利于保持良好的板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规格X70管线钢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钢坯,采用连铸机制作钢坯,并控制钢坯原料尺寸、形状;
b、加热钢坯,将钢坯送至再加热工序均匀受热,并控制再加热工序升温速率;
c、除磷处理,采用高压水对钢坯除磷处理;
d、粗轧,通过粗轧机将钢坯轧制成钢带;
e、精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锐边三角形钢丝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轧极限薄规格冷轧基料稳定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