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动刀柄及采用其的高速数控铰珩机床及孔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3979.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清;黄彬;王翠玲;陈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8 | 分类号: | B24B33/08;B24B4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李培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刀柄 采用 高速 数控 机床 加工 方法 | ||
1.浮动刀柄,包括一端与珩磨设备的主轴刚性连接的刀柄尾座,以及与刀柄尾座的另一端刚性连接的刀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刀柄外壳和刀柄尾座内部之间的浮动组件;
所述浮动组件包括上中间体、下中间体、纵向滑动滚柱、纵向限位滚柱、横向滑动滚柱以及横向限位滚柱;
所述下中间体包括下中间体本体、由下中间体本体下端面垂直向下延伸出的下连接端、由下中间体本体上端面向上延伸出的上连接端以及设置于下中间体本体上端面上位于所述上连接端两对侧的伸出键一,所述下中间体本体上端面上位于两伸出键一之间设有第一沟槽;
所述上中间体包括中间开设有安装槽孔的上中间体本体、设置于上中间体本体上端面边缘且位于安装槽孔两对侧的伸出键二,以及设置于上中间体本体下端面边缘的一对键槽,且两键槽与伸出键二的方向互相垂直,所述下中间体本体的上端面上位于两伸出键二之间设有第二沟槽;
所述上中间体本体套设在下中间体本体的上连接端,所述上中间体的键槽和下中间体上的伸出键一间隙配合,所述伸出键一和上连接端之间的第一沟槽间隙内设置有横向滑动滚柱且键槽和伸出键一两侧第一沟槽间隙分别设有横向限位滚柱;
所述上中间体本体的上端面的伸出键二和下中间体的上连接端之间的第二沟槽间隙内设置有纵向滑动滚柱且伸出键二两侧的第二沟槽内分别设有纵向限位滚柱;所述刀柄尾座的沟槽下端面与纵向滑动滚柱的上表面贴合,同时与所述纵向限位滚柱的顶端面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于刀柄尾座内的调节螺栓、弹簧和钢球,所述调节螺栓的下端顶住所述弹簧顶部,所述弹簧的下端顶住所述钢球的顶部,所述钢球下部置于所述下中间体的上连接端的顶部开设的圆弧状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间体的下连接端上套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贴合于下中间体下端面和刀柄外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珩磨刀具的弹性筒夹,所述弹性筒夹与所述下中间体的下连接端刚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间体的下连接端为设有锥孔的柱状外螺纹结构,所述弹性筒夹端部置于所述锥孔内并通过旋接于柱状外螺纹结构上的锁紧螺母锁紧固定。
6.一种高速数控铰珩机床,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珩磨设备、与珩磨设备的主轴刚性连接的浮动刀柄、定位工装以及珩磨刀具,所述浮动刀柄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浮动刀柄。
7.一种高精度孔的加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数控铰珩机床,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将珩磨刀具安装在浮动刀柄的弹性筒夹中,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步骤2:浮动刀柄安装在传动主轴上;
步骤3:将工装的中心轴与珩磨刀具中心轴的同轴度粗调至±0.05mm左右;
步骤4:将工件安装在工装上,间隙配合;
步骤5:传动主轴通过中间的浮动刀柄带动珩磨刀具进行旋转,同时珩磨机Z轴下降,使得珩磨刀具贯穿工件的中孔,通过浮动刀柄的浮动量补偿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及垂直度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珩磨加工;
步骤6:将加工好的工件取出,放入新的未加工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9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