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Janusgraph路径探索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3922.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5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解一豪;周庆勇;赵振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37100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径探索 遍历 遍历算法 存储内存 大数据量 方法使用 广度优先 目标节点 实时计算 应用数据 图计算 原节点 响应 迭代 消耗 挖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Janusgraph路径探索性能的方法,属于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图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提高Janusgraph路径探索性能的方法使用双向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将从原节点出发逐步向目标节点过度的过程改为从两个节点同时出发进行遍历,所需要遍历的顶点总数变少,减少迭代的次数。该发明的提高Janusgraph路径探索性能的方法能够减少对存储内存资源的消耗,同时降低响应时间,满足大数据量,实时计算,低响应时间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图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提高Janusgraph路径探索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Graph)是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的数学逻辑对象,在数学中被表示为一个G=(V,E)的二元组,其自身由N个顶点(V=vertex)和M个边(E=edge)构成,每个顶点对应着多个边(<=M),每个边又连接着两个顶点,边可以存在方向,如果图所包含的边带有方向,称为有向图(oriented graph),反之为无向图(undirected graph)。图论(GraphTheory)是以图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一个数学分支,而使用图论对图进行求解的算法被称为图算法(Graph Algorithm)。
在现今互联网信息行业中,图和图算法在数据挖掘(Data Mining)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所延伸出的应用包括:交通路由、社交网络计算、商品推荐、网络通信等。
图数据库(graph database)是根据图作为逻辑结构进行存取的数据库工具,常见的图数据库包括:neo4j、janusgraph、titan等,为了满足当前行业内对图使用的需求,自身一般提供多种图算法,包括:路径探索(path explore)、生成树(spanning tree)、连通图(connected graph)、社交网络算法(SNA)等。
路径探索是常用的图算法之一,用于求出有向图或无向图的两个任意顶点之间关联(P=>(V,E)),即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之间路径,这种算法应用主要包括两种:最短路径(shortestpath),如计算从城市的地图上由一个地点出发能够用最少步数到达另一个地点的行走方式;路径遍历(path traverse),如用于求得两个之间的六度关系,通过一个人的人脉关系如何找到另一个人。
JanusGraph是一款开源的图数据库产品,因其通用性较好、高性能、开放源代码等优势,在数据分析领域被广泛使用,Janusgraph本身提供路径探索功能所使用的图算法为深度优先遍历(DFS),这种算法存在如下缺陷:
(1)性能差,响应时间较长:深度优先遍历采用了类似于探索和构建迷宫的思路,需要对图的每一个可能顶点进行遍历,如果图的规模非常大,往往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探索,顾不适合实时计算场景,更适合应用于离线(offline)计算;
(2)资源消耗较高:算法执行时需要将所有遍历过的顶点信息记录到内存中,以满足算法的需要,当数据计算量较为密集时,其内存的消耗也会逐步上升,对计算的资源要求也较高。
这些问题使Janusgraph的路径探索功能在面对大数据量且具有实时(real)性需求的场景下难以快速低延迟响应外部路径探索请求,且查询过程中的内存消耗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少对存储内存资源的消耗,同时降低响应时间,满足大数据量,实时计算,低响应时间的要求的提高Janusgraph路径探索性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Janusgraph路径探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双向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将从原节点出发逐步向目标节点过度的过程改为从两个节点同时出发进行遍历,所需要遍历的顶点总数变少,减少迭代的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