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夜晚照明感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3516.7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0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军;翟季青;高阳;韩洪;崔伟;秦挺鑫;翟蕾;王云霞;王鸣镝;司志涛;张鹏;隋灿;孔德明;杨敬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5B47/10 | 分类号: | H05B4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途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3 | 代理人: | 彭成 |
| 地址: | 25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联网 夜晚 照明 感知 系统 | ||
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夜晚照明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数据采集模块、智能数据汇总模块和智能数据监视模块;本发明应急照明的现场部署可利用BIM三维建模技术结合现场场景情况,合理配置各类型探照灯,并部署在合适的点位上,为现场提供最优的应急照明部署方案,并实现实时可视化监控管理;利用MESH自组网技术,使各升降式照明设备自组网互联,快速构建现场通信网络,为现场提供通信网络保障;同时实时将各照明设备应用状态反馈指挥中心统一监测平台进行状态展示,方便指挥中心对照明设备的应用状态、组网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同时便于指挥中心对应急照明装备进行统一的资源调拨、现场部署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照明监控管理,具体地应用于夜晚电力应急处置场景现场, 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夜晚照明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夜晚电力应急处置现场过程中,需要快速部署应急照明装置,对照明装置 的现场部署策略及应用状态无法感知,不能有效进行合理调拨与保障监控。针对 在电力各应急处置场景,尤其是夜晚保电场景下需要各种应急照明设备快速调拨 并为现场处置构建可视光照工作环境,为现场处置提供照明。但第一应急照明设 备的状态无法判断,另外现场的应用情况也无法显示。
电力照明是对夜景照明的大规模的提升工程,工程规模大,实施区域跨度大, 控制要求高,无论从技术上、工程实施以及管理上上都对电力照明控制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例如在城市举办重大活动时,在保障夜景亮化可靠运行的同时,在 发生局部地区电力故障时,通过图像联网,智能识别以及数据分析于段,自动对 当前电力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便于管理部门调整电力照明方案及模式,避 免事故隐患。涉及对运行数据、照度数据、电能数据、开灯亮灯率数据以及电 力数据进行多元分析,适时调整电力照明方案,并根据使用情况和趋势,适当调 整照明资源,能源资源,通信流量的使用占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及服务品质。
BIM技术,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指以 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 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电能监控系统监控层监控单元(采集的 数据通过网络层的一种或多种传输方式与监控中心数据层或应用层联络,而目前 针对电力系统领域并没有基于BIM技术和组网技术针对物联网连接设备进行相关 改进的技术方案,进而准确地监控电力夜间照明设备,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夜晚照明感知系统。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夜晚照明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 括:
智能数据采集模块:具体为设置在建筑集群内部、机房场所的用于采集汇总 中继器节点设备自身工作状态信息以及通过传感器芯片采集的周围环境信息,并 能智能感知节点周围的故障险情情况,主要包括中继器节点、转发器节点和夜晚 照明节点三种网络节点类型,同时,借助GPS和BIM系统的位置信息,采集交通数 据信息;
智能数据汇总模块:设置于监控机房或者保安值班办公室PC及运行的上位机 监控软件,结合GPS和BIM系统的位置信息,对智能数据采集模块所收集的周围环 境信息和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归纳为电力状态档案,基于3D GIS地图, 结合实时采集数据,进行设定的重点区域电力照明的可视化管理,呈现电力照 明开关状态、运行场景、综合工况以及统计数据,其中,所述实时采集数据包 括媒体展示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数据,实现对智能数据采集 模块采集的参数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