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臂式终端综合感知及智能交互应急处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3473.2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军;李猛;韩洪;朱保军;程翔;张晓洁;王鸣镝;韩智海;孙英涛;高阳;王云霞;张鹏;李波;崔俊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025;H04W4/02;H04W4/029;H04W4/38;H04W4/90;H04W84/18;H04W88/06;G08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途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3 | 代理人: | 彭成 |
| 地址: | 25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联网 终端 综合 感知 智能 交互 应急 处置 方法 | ||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臂式终端综合感知及智能交互应急处置方法,每个臂式交互终端的位置与中心服务端实时信息交互,进行基于灾情现场的全域监测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后方服务器上,基于现场的气象信息和环境信息给出预警等级,基于现场的经度、纬度、海拔和方向给出最近的撤退点以及撤退路径,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在无线通信模块中设置有4G、5G、WIFI、DMR、LORA等通讯方式,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在一些无网络和基站的地方,现场人员在遇到任何突发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其他设备取得联系。
技术领域
应用于山火、危化品等涉及人员人身安全风险较高的突发事件电力应急处置现场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臂式终端综合感知及智能交互应急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山火、危化品等涉及人员人身安全风险较高的突发事件电力应急处置现场中,应急处置人员往往对自身所处周边环境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尤其是风力、风向等环境因素对山火及危化品事故过程中的处置策略影响较大,即时性要求很高,风向一变将直接影响处置策略及并危及人身安全。另外现场与现场指挥部及后方指挥中心的信息交互便捷性不够,指挥中心不能为前方提供可靠、及时的信息保障支撑,对于现场环境的突发情况不能有效应对。因此,需要一个集通信指挥、高精度定位、环境监测预警、信息交互协同、辅助决策支撑、交互处置快捷等功能于一体的处置终端应用技术,能方便人员能快速与后方及队友进行通信、信息交互,并能获取现场紧急避险判断,风险研判等信息决策支撑,为现场处置提供全面支撑保障,提高人员处置决策及避险能力。同时,由于现有的预警系统通常是统一由中控装置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指令调整,若遭遇险情可能会导致中控工作负载过大而未能及时对数据或指令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臂式终端综合感知及智能交互应急处置方法。
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在电力应急处置现场根据地形情况,采用空间多边矢量部署策略,在处置现场周围快速部署便携式移动监测采集终端,其具备定位辅助、通信自组网、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进一步地,结合制高点中继点或无人机中继站,快速构建现场通信网络及现场空间环境监测网络。
进一步地,实时汇集到处置现场内任意处置业务端,结合终端自身实时采集的环境监测数据。
进一步地,分析并计算当前位置的预警及风险等级,并自动进行推荐防范策略与处置策略,为现场人员提供信息决策支撑。
步骤2:移动终端利用统一通信技术将多种通信技术融合,构建自适应式空天地一体化立体通信保障体系。
进一步地,基于北斗卫星通信定位技术、天通卫星通信技术、4G及5G通信技术、WIFI通信技术、DMR数字对讲通信、LoRa无线自组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数传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组成空天地一体化通信模式,利用融合统一通信技术,将多种通信手段融合互通,并可快速进行通信模式切换。
进一步地,与指挥中心通信可基于天通与4G/5G通信方式自适应呼出,解决极端情况下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回传问题,4G/5G模式下可实现实时视频回传及视频会商功能,在天通卫星通信模式下可实现语音呼叫及9.6kbps数据信息交互及语音对讲功能,并获取指挥中心数据支持,实现GIS可视化定位三维展现。
进一步地,利用DMR数字对讲模块,实现与应急处置队友之间的3~5km范围内的自组网对讲通信。
进一步地,利用LoRa无线自组网泛在物联网数传通信技术可快速与地面基站、移动端、无人机之间实现无中心化的立体化自组网互联通信方式,构建现场的多端点互联网络,终端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自适应快速互联耦合,多跳互联通信,进行端与端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