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晶的可控动态调谐随机激光散射材料、激光器件及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2794.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华;孟宪赓;许宝源;王雪;王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H01S3/3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有机 框架 纳米 可控 动态 调谐 随机 激光 散射 材料 器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可控动态调谐随机激光散射材料、激光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散射材料的原料分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包括如下摩尔浓度比的化学组成:腺嘌呤:联苯二甲酸:乙酸锌·二水合物=0.5‑1.3:2.0‑4.0:1.3‑3.0。本发明利用上述散射材料作为强散射中心,激光染料分子为增益材料,通过改变MOFs孔洞温度可调节激光发射波长曲线,实现对激光发射中心10‑30nm范围内的可控动态调谐。作为随机激光器件在光通信、数字存储和能量转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控动态调谐的随机激光散射材料、激光器件及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机激光因其从基础研究到发光二极管、生物探针、数据加密和无散斑成像等众多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激光器相比,随机激光器通过光在随机分布的粒子中多次散射实现光学反馈,无需精确的制备谐振腔体,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激光出射,因此具有制造成本低,方法简单的优势。近年来,高度集成光子器件对信息密度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具有光学性能动态可调的随机激光器,目前随机激光器的调谐主要是基于控制液晶分子或纳米线等散射中心的取向来实现局部折射率的差异,从而调控随机激光的光学性能。然而,在这些系统中,由于散射介质的随机分布属性,无法对其有效控制,导致激光的调谐范围十分受限。通过调控随机激光器件中的增益材料的增益区间是实现随机激光性能宽谱调制的一种潜在有效方式。然而,目前固态随机激光器中增益材料或分子在激光体系中通常是固定的,导致其对外部刺激响应不敏感,从而使随机激光无法实现宽谱动态调制。
此外,美国专利文件US20190074657A1公开了随机激光增益介质的随机激光光固化组合物(1),其包含:-激光染料分子(11);-用于将激光染料分子悬浮在其中的光学胶(12);其中光学胶是巯基酯基的并且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和/或其衍生物。但是这种随机激光不易调控,且制备工艺复杂。
中国专利文件CN104953449A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颗粒散射的聚合物光纤随机激光,由金属纳米颗粒、染料掺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苄酯的共聚物构成的纤芯,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构成的包层构成。其使用金属纳米颗粒作为散射材料。但是这种随机激光制备成本较高,且以金属纳米颗粒作为散射中心,损耗严重,效率不高。
金属-有机框架(MOFs)纳米粒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可以对光子提供较强的反馈,且其可以自组装成各种微、纳米结构,如线、管和立方体,从而使其在设计新型随机激光器方面作为优异散射中心具有巨大潜力。同时,MOFs的孔洞结构可以封装并在空间上分离有机增益分子,这将降低有机染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抑制非辐射损耗过程,从而为有效设计低泵浦阈值的随机激光器提供希望。此外,MOFs孔的微环境易于受外界刺激而变化。因此通过改变MOF孔微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内部有机增益分子的激发态增益过程,从而为实现宽谱动态可调随机激光器提供可能。因此,将MOFs纳米粒子作为散射粒子,并且在其孔洞掺入响应型激光增益材料,可以有效控制光放大、散射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为构筑动态可调的有源光学材料和随机激光器件提供新的手段。
目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可动态调谐的随机激光散射材料及其激光器件未见过多报道,为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可动态调谐随机激光散射材料、激光器件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随机激光散射材料,该散射材料的原料分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包括如下摩尔浓度比的化学组成:
腺嘌呤:联苯二甲酸:乙酸锌·二水合物=0.5-1.3:2.0-4.0:1.3-3.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该散射材料的原料分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包括如下摩尔浓度比的化学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