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设备及其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2758.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方柏翔;陈冠达;林欣柔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设备 及其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及其测试装置,是一种用于天线检测作业的检测设备及其测试装置,其测试装置将第一线路结构、承载件、支撑件以及第二线路结构依序可拆式相叠,以于针对不同目标测试物进行检测时,只需拆换该承载件、第一线路结构、第二线路结构或支撑件,而无需同时更换整组测试装置,因而能达到可模块化置换及节省成本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检测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无线(over the air)检测作业的检测设备及其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通讯传输处于第四代(4G)阶段,但随着无线通信发展迅速及网路资源流量日趋庞大,所需的无线传输频宽也越来越大,故第五代(5G)通讯传输的研发已成趋势。而5G系统最高频率的目标频段是毫米波频段(㎜Wave),其频率范围从28GHz至52.6GHz(3gpp R15)之间,甚至可高达73GHz的频段。
相比于现行4G的天线测试于系统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测试,于5G阶段,因㎜Wave频段改为AiP(Antenna in Package)封装设计,故天线测试需于封测端进行测试。
如图1所示,现有用于天线的检测设备1包括:一具有开口100的腔体10、一盖设于该开口100上且具有通孔110的盖体11、一设于该盖体11上的测试座(socket)13、以及一连接该测试座13的作动件(handler)12。于进行天线的无线(over the air,OTA)检测作业时,将一目标测试物9设于该测试座13上,再以该作动件12压合于该测试座13上,且该目标测试物9的天线结构90朝向该腔体10的金属作用板10a并完全露出而无任何屏蔽。
然而,现有检测设备1于检测作业中,针对不同半导体封装产品(如QFN型、LGA型、SiP型、FCBGA型、FCCSP或其它等)的天线结构90(每种封装产品的天线形式也有不同大小的规格)需更换不同的作动件12,故需客制化不同的作动件12,造成该检测设备1的成本大幅提高。
因此,设计一套可适用于OTA测试环境,以满足天线测试需求且毋须客制化作动件的检测设备,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及其测试装置,能达到可模块化置换及节省成本的功效。
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包括:承载件,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且该承载件中配置有至少一连通该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导电元件;第一线路结构,其可拆式设于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并电性连接该导电元件;支撑件,其松配合于该承载件的第二侧上;以及第二线路结构,其可拆式设于该支撑件上并电性连接该导电元件。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该承载件的第二侧上具有凹槽。例如,该承载件的第一侧上具有连通该凹槽的作用孔。进一步,该第一线路结构具有对应该作用孔的穿孔。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形成该承载件的材料为非金属材。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该导电元件为探针结构。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该导电元件穿过该支撑件以电性连接该第二线路结构。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该第一线路结构螺接该承载件。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该第二线路结构螺接该支撑件。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该支撑件卡接该承载件。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该支撑件中具有电性连接该第二线路结构的导电体。例如,该导电体为探针结构。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形成该支撑件的材料为非金属材。
前述的测试装置中,还包括设于该第一线路结构上的电性连接件,其电性连接该第一线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