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2690.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侯和涛;赵宇;李克凡;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7/28;E02D5/62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桩头 灌浆孔 侧壁 钻头 土体 旋转驱动单元 侧壁外部 承载能力 底端封闭 钢管内腔 管状结构 下降过程 旋转钢管 承载力 钢管桩 螺纹孔 桩基础 布设 灌浆 外部 底端 内孔 内腔 叶片 连通 松动 摩擦 驱动 贯穿 施工 | ||
1.一种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顶部设有桩头,所述桩头能够连接外部旋转驱动单元以驱动钢管旋转;
所述钢管的底端设有钻头,所述钻头将钢管的底端封闭;
所述钢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灌浆孔,所述灌浆孔贯穿钢管的侧壁,所述灌浆孔能够连通桩头内腔、钢管内腔及钢管外部的空间,所述钢管的侧壁外部套设有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为管状结构,所述桩头的内孔为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均布设置于钢管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口板,所述封口板能够安装于桩头的上端以实现桩头的封堵,所述封口板中设有注浆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塞及注浆管,所述膨胀塞具有气腔,所述气腔与气管连通,所述气管与充气设备连通,所述膨胀塞的中部贯穿有注浆管的一端,注浆管的另一端能够与注浆设备连接以实现注浆;
所述膨胀塞能够伸入钢管内腔中并将钢管内腔分为未注浆段及注浆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内腔中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钢管内腔分成多个注浆空间,所述隔板中设有注浆孔,多个注浆孔的竖向轴线重合。
7.一种灌浆式旋转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利用了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桩头与外部旋转驱动单元连接,利用钻头带动钢管向下钻孔至设定深度;
步骤2,拆除外部旋转驱动单元,利用封口板封堵桩口的上端,将注浆管的一端处插入注浆口中,另一端与外部注浆设备连接;
步骤3,利用外部注浆设备向钢管内腔注入浆液;
步骤4,当钢管内腔充满浆液后,继续注浆使得浆液从灌浆孔处向钢管外部的土层扩散;
步骤5,注浆的浆液体积或注浆压力达到设定数值时,停止注浆,抽离注浆管。
8.一种灌浆式旋转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利用了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桩头与外部旋转驱动单元连接,利用钻头带动钢管向下钻孔至设定深度;
步骤2,拆除外部旋转驱动单元,将膨胀塞放气后置入钢管内腔并下放至设定深度,膨胀塞充气膨胀,膨胀塞下部的钢管内腔形成注浆段,
利用注浆管向注浆段注浆,浆液在充满注浆段后从灌浆孔流出钢管,当注浆体积或注浆压力满足要求后停止注浆;
步骤3,将膨胀塞放气后上移设定距离,然后对膨胀塞充气,重复步骤2的注浆过程;
步骤4,当膨胀塞与桩头的距离满足设定要求后,从钢管内腔取出膨胀塞;
利用封口板封堵桩口的上端,利用注浆管外部注浆设备向桩头及钢管内腔注入浆液;
步骤5,当钢管内腔充满浆液后,继续注浆使得浆液从灌浆孔处向钢管外部的土层扩散;
步骤6,注浆的浆液体积或注浆压力达到设定数值时,停止注浆,抽离注浆管。
9.一种灌浆式旋转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利用了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桩头与外部旋转驱动单元连接,利用钻头带动钢管向下钻孔至设定深度;
步骤2,拆除外部旋转驱动单元,注浆管的下端伸入最靠近钻头的一个注浆空间;
步骤3,利用注浆管向注浆空间注入浆液,注浆管在注浆时膨胀以使得注浆孔完全封闭;
当前的注浆空间充满浆液后,继续注浆使得浆液从灌浆孔处向钢管外部的土层扩散;
步骤4,当注浆管末端所在注浆空间的浆液体积或注浆压力达到设定数值时,停止注浆,向桩头方向抽离注浆管一段距离,使得注浆管末端处于另一个注浆空间中,重复步骤3,直至所有注浆空间完成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6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