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椭圆型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胎具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2083.3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贺砚龙;王小霞;罗荣夫;宋杰;肖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椭圆 型人孔 加劲 板冷弯 成型 胎具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桥梁椭圆型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胎具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板、工字钢立柱及胎模,其中底板顶部垂直固装工字钢立柱,该工字钢立柱的侧壁上固装胎模;胎模包括1/2椭圆型人孔板及板条加强筋,该板条加强筋的两侧面上均固定焊接1/2椭圆型人孔板,其中一侧的1/2椭圆型人孔板侧壁与工字钢立柱的侧壁固定焊接;1/2椭圆型人孔板的底面上制有弧形胎面。该冷弯成型胎具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工艺成本高,加工速度慢且反复倒运过程中人孔加劲板的弧度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椭圆型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胎具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钢结构桥梁越来越多,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由于其自重轻、刚度大、施工周期短优点得到广泛地应用。正交异性钢箱梁隔板上通常设计有椭圆型人孔方便工人施工及检修工作,人孔处需设置加劲板对开孔进行补强。
人孔加劲板需要压制成设计弧形,通常可采用小型滚床压制,需用起重机械把下料切割好的板条送入滚床,然后由专业人员操作滚床,进行弧度压制,根据弧度的大小,需制作样板,用样板复核弧度线型。
以上压制方法的缺点是:
1、箱梁人孔板材规格较小,利用滚床压制成本较高,相应人工、机械费用增加;
2、常规生产线不一定配备滚床,需二次倒运到有滚床的生产线才能压制,措施费用增加;
3、滚床压制需反复滚压并需用样板进行弧度复核,速度较慢,占用时间较长。
通过检索发现以下公开专利:
一种弧形板材弯曲加工设备(CN110170551A)公开了一种弧形板材弯曲加工设备,包括机身以及机身内设置的腔,腔后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弯折模具,腔底壁内左右对称设置有滑动腔,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动块,左右两个滑动腔之间设置有凸台,该发明提供的一种弧形板材弯曲加工设备,能够实现板材的自动弯折,设备弯折效率高,避免了板材在弯曲前冷却,同时设备内设置有固定装置,能够在弯折接受后时木板保持弯折状态,放置木板由于韧性恢复,该发明的运用螺杆推送,更加稳定均匀,不容易造成板材开裂,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便于生产推广使用。
通过对上述公开专利文献的对比分析,申请人认为,本申请在采用边角余料降低加工成本、采用预制胎具精准加工加劲板弧度等方面与现有技术存在较大差异,经分析上述专利不影响本专利的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桥梁椭圆型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胎具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工艺成本高,加工速度慢且反复倒运过程中人孔加劲板的弧度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
一种桥梁椭圆型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胎具,包括底板、工字钢立柱及胎模,其中底板顶部垂直固装工字钢立柱,该工字钢立柱的侧壁上固装胎模;胎模包括1/2椭圆型人孔板及板条加强筋,该板条加强筋的两侧面上均固定焊接1/2椭圆型人孔板,其中一侧的1/2椭圆型人孔板侧壁与工字钢立柱的侧壁固定焊接;1/2椭圆型人孔板的底面上制有弧形胎面。
一种桥梁椭圆型人孔加劲板冷弯成型胎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胎具,将隔板下料时切割下来的椭圆型人孔板材沿外廓线向内缩进10mm,切割下的10mm预料用于制作板条加强筋,下料切割后沿椭圆型人孔板短直径方向的中心线一分为二切割开,制成两块尺寸相等的1/2椭圆型人孔板;而后将两块1/2椭圆型人孔板对齐并焊接10*80mm宽的板条加强筋,制成胎模;将做好的胎模焊接于工字钢立柱上,并工字钢立柱与底板固定连接;
步骤二:用龙门吊吊装板材至胎模正下方,而后龙门吊施加向上的吊装力将贴合在弧形胎面上的板材拉弯,制成冷弯人孔加劲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2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