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训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1994.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康;姜泓羊;张冬冬;代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至真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40;G16H50/20;A61B3/12;A61B5/00 |
代理公司: | 11751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底影像 判别模块 糖网 质控 检测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检测 质量判断 配置 影像采集装置 检测系统 准确率 采集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系统,包括质控模块和糖网判别模块:质控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影像采集装置当前采集到的眼底影像,对眼底影像进行质量判断;质控模块,还被配置为在判断出眼底影像的质量合格时,将眼底影像输入至糖网判别模块;糖网判别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眼底影像,对眼底影像进行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类别划分;通过在糖网判别模块之前增加质控模块,由质控模块对当前要进行检测眼底影像先进行质量判断,在判断出眼底影像的质量合格时再输入至糖网判别模块进行检测,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直接进行检测所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这也就有效提高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图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和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首要疾病,同时也是家庭、社会最常见、最繁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深度学习的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的辅助诊断,有效提高了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速度,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视网膜检测方式,对视网膜的检测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的准确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系统,包括质控模块和糖网判别模块:
所述质控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影像采集装置当前采集到的眼底影像,对所述眼底影像进行质量判断;
所述质控模块,还被配置为在判断出所述眼底影像的质量合格时,将所述眼底影像输入至糖网判别模块;
其中,所述质量合格包括所述眼底影像的边缘不漏光,所述眼底影像的边缘亮度达到第一预设亮度,所述眼底影像的黄斑区亮度达到第二预设亮度,所述眼底影像的视盘位置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所述眼底影像的视盘可见,所述眼底影像的黄斑区、视盘区、上方视网膜血管弓和下方视网膜血管弓均可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糖网判别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眼底影像,对所述眼底影像进行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并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类别划分;
其中,所述类别包括转诊类别和非转诊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质控模块包括接收处理子模块和影像判别子模块;
所述接收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获取所述影像采集装置当前采集到的眼底影像,并对所述眼底影像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裁剪、缩放和归一化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影像判别子模块,被配置为对经过预处理后的眼底影像进行质量判断,并在判断出所述眼底影像的质量合格时,将所述眼底影像输入至所述糖网判别模块;
其中,所述影像判别子模块包括可用于学习参数的深度学习模型;所述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所述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分类的数目取值为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糖网判别模块包括输入图像子模块、第一预处理子模块、第二预处理子模块、特征提取子模块、特征融合子模块和分类子模块;
所述输入图像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质控模块发送的所述眼底影像;
所述第一预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眼底影像进行初级预处理,得到初级眼底影像;所述初级预处理包括裁剪和缩放中的至少一种操作;
所述第二预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初级眼底影像进行图像增强,并对增强后的眼底影像进行归一化操作,得到二级眼底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至真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至真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