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1863.6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钱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力胜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20;B01D1/30;B01D1/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邱晓琳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路 循环 喷雾 干燥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干燥箱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侧面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插入干燥箱的内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壳体。本发明通过设置喷流盘、电热丝和第二风机对原料进行干燥,喷流盘将原料进行雾化,与热空气的充分接触,干燥效果好,并且通过设置旋风分离器和第一风机将装置内的加热的空气进行气固和气液分离,将干净的空气重新输入干燥箱内,避免热量能源浪费,同时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壳体、滑块和弹簧保持装置内的压力平衡,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雾干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
背景技术
喷雾干燥机为连续式常压干燥器的一种。用特殊设备将液料喷成雾状,使其与热空气接触而被干燥。用于干燥有些热敏性的液体、悬浮液和粘滞液体,也用于干燥燃料、中间体、肥皂粉和无机盐等。
现有的喷雾干燥机在使用时存在不足,被加热的空气在进行干燥后被引风机排出装置,以保持装置内的压力稳定,保持装置的安全性,但也导致被加热空气的不断流失,造成大量的浪费能量,使用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干燥箱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侧面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插入干燥箱的内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与旋风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安装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插入干燥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贯穿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泄压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壳体内部的顶部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干燥箱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有原料桶,所述原料桶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原料桶的内部并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通过花键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原料桶的侧面的底部贯穿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远离原料桶的一端安装有吸料泵,所述吸料泵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插入干燥箱的内部并连接有喷流盘,所述干燥箱远离旋风分离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第三壳体内部的远离电热丝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三壳体的侧面安装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插入干燥箱的侧面,所述第三壳体远离第二风管的一侧粘贴有防尘棉。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支腿位于干燥箱的底部呈圆周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原料桶侧面的顶部贯穿有进料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侧面焊接有搅拌杆,所述喷流盘的底部开设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风管平行,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电热丝平行。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底部为漏斗状,所述干燥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喷流盘、电热丝和第二风机对原料进行干燥,喷流盘将原料进行雾化,与热空气的充分接触,干燥效果好,并且通过设置旋风分离器和第一风机将装置内的加热的空气进行气固和气液分离,将干净的空气重新输入干燥箱内,避免热量能源浪费,同时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壳体、滑块和弹簧保持装置内的压力平衡,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力胜粉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力胜粉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相电机的缺相诊断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