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条以上均匀分布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数据校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1521.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部湾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G01S15/89;G01S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以上 均匀分布 波束 数据 海底 地形 校验 方法 | ||
1.一种基于3条以上均匀分布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声学系统通过换能器基阵对波束进行发射和接收;
步骤2:基于采集系统负责波束形成、电信号与声信号之间的转化并将采集的水深信息、时间信息、声强信息分门别类尽心存储;
步骤3:基于辅助传感器将用于导航定位、姿态校准声速跟踪测定的各种传感器数据进行合并处理;
步骤4:基于数据处理系统,将测量的数据进行汇总,综合数据绘制反映海底地形地貌的多波束声纳图像;
步骤5:基于多束波测深系统,对测定区域内的水深数据、声强数据和水柱数据与传统方式测定数据进行比对;
步骤6:基于多束波测深系统,对测定区域的受环形因素和设备因素所产生的干扰数据带入至整体的数据研究中,并将测定时有干扰和无干扰形成数据模型进行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条以上均匀分布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声学系统通过换能器基阵对波束进行发射和接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发射端波束可以通过时间域和频率域两种方式形成,对比单波束系统发射的单一信号,多波束测深系统需要同时发射多个不同的波束来进行测量;
步骤12:接收端在接受声波信号后,通过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过滤并识别其中有价值的特征信息,进而根据这些信号间接反应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条以上均匀分布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采集系统负责波束形成、电信号与声信号之间的转化并将采集的水深信息、时间信息、声强信息分门别类尽心存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测定区域的水深信息、时间信息、声强信息进行储存,进而在后续数据分析中进行数据调用;
步骤22,将测定区域的水深信息、时间信息、声强信息进行储存,进而在多组数据进行论证时进行比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条以上均匀分布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辅助传感器将用于导航定位、姿态校准声速跟踪测定的各种传感器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通过脉冲时间法、干涉法和相位法来对海洋声速进行确定;
步骤32:通过纵摇、横摇、航向来对多束波在测量的姿态进行改正;
步骤32:通过GPS定位来得到平面直角坐标下的空间坐标信息,来消除航行时由于船体姿态变化带来的定位偏心误差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条以上均匀分布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测量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海底波束投射点的平面坐标及其深度,利用综合数据绘制反映海底地形地貌的多波束声纳图像,为勘察和调査海底地形地貌提供依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条以上均匀分布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束波测深系统,对测定区域内的水深数据、声强数据和水柱数据与传统方式测定数据进行比对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对多波束数据所测定的的水深数据、声强数据和水柱数据与传统剖面仪、测深仪组合、单波束和侧扫声纳法所测数据比对全面对比;
步骤52:将多波束数据与剖面仪、测深仪组合、单波束和侧扫声纳法数据在比对过程中产生不同点进行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部湾大学,未经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5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