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横截面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1240.9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璞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 |
代理公司: | 41153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装置 固定装置 支撑架 疏通装置 撑杆 水利工程技术 河道横截面 研究和分析 准确度 挡板 制造成本 测量板 固定板 连接杆 连接管 连接轴 限位板 限位杆 拆装 挂环 椎体 测量 携带 | ||
一种河道横截面测量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固定装置、测量装置和疏通装置,支撑架上设有固定装置和测量装置,支撑架由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固定板、限位板和连接轴构成,固定装置由连接管、连接杆、限位杆和椎体构成,测量装置由测量板、挡板、挂环和疏通装置构成;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但拆装简单方便,易于携带,制造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简单,测量的准确度高,能得到准确的数据,便于后续工作人员的研究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横截面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河道测量是为河流的开发整治而对河床及两岸地形进行测绘,并相应采集、绘示有关水位资料的工作,河道测量可以准确的河道内水流的流量,对水利开发、防汛防洪等水利工作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水下地形测量由于水下地形复杂的特性,需要采用专用的检测装置,现有的水下地形测量装置设备价格昂贵,并且不适合在内陆江河上,如果简单的根据河流宽度与水深直接算出的河流横截面面积而得出的水流流量,又缺少准确性,对后期工作人员的研究、施工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横截面测量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固定装置和测量装置,以达到精确测量河道内水流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横截面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装置和测量装置,支撑架上设有固定装置、测量装置和疏通装置,支撑架由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固定板、限位板和连接轴构成,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上设有固定板、限位板和连接轴,固定装置由连接管、连接杆、限位杆和椎体构成,连接管上设有连接杆和椎体,连接杆上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设有椎体,测量装置由测量板、挡板、挂环和疏通装置构成,测量板上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挂环,疏通装置由测量杆、手柄、通杆和擦头构成,测量杆设置在挡板上,测量杆上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通杆,通杆上设有手柄和擦头,擦头设置在测量杆的U型槽内。
所述第一撑杆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撑杆下部面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为圆柱型结构,连接轴的上底面与第一撑杆的下部面相连接,连接轴的侧面设有外螺纹,连接轴上设有连接管,第一撑杆一侧设有卡槽,卡槽一端穿过第一撑杆上部面,卡槽另一端穿过第一撑杆下部面,卡槽内设有测量板。
所述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结构相同,第二撑杆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二撑杆下部面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底面与第二撑杆的下部面相连接,连接轴的侧面设有外螺纹,连接轴上设有连接管,第二撑杆一侧设有卡槽,第二撑杆的卡槽与第一撑杆的卡槽相对设置,卡槽一端穿过第二撑杆上部面,卡槽另一端穿过第二撑杆下部面,卡槽内设有测量板,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之间设有固定板和限位板。
所述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两固定板结构相同,固定板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固定板一端与第一撑杆的内部面相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撑杆的内部面相连接,两固定板平行设置,两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卡槽两侧,两固定板之间设有卡槽,两固定板下方均设有限位板,固定板与限位板平行设置,限位板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固定板一端与第一撑杆的内部面相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撑杆的内部面相连接,两固定板平行设置,两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卡槽两侧,两固定板之间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测量板。
所述连接管为空心圆柱型结构,连接管套在连接轴上,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管的内螺纹与连接轴的外螺纹相互啮合,连接管下方设有椎体,椎体的底面与连接管的下底面相连接,连接管的侧面设有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璞,未经朱晓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