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0188.5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5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陆新;李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明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19/08;B21D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汽车 安全气囊 生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涉及金属板或管、棒或型材的基本无切削加工或处理中的穿孔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卸料盖板、卸料板、凹模板、第三下垫板、第二下垫板、第一下垫板、下模座、第一弹簧、第一氮气弹簧、压块、上插刀、产品固定镶件、上滑块、翻孔凹模、下滑块、下插刀、推块、固定块、第二氮气弹簧和第二弹簧;上插刀和上滑块为斜楔结构;下插刀和下滑块为斜楔结构。本发明整个工作过程中上插刀与上滑块、下插刀与下滑块之间始终保持接触,同时运动同时停止,避免了插刀撞击滑块的情况,大幅提高了插刀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或管、棒或型材的基本无切削加工或处理中的穿孔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为了提高开车的安全性能,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一般在车上均安装有安全气囊,用于保护行车过程中发生危险时,对司乘人员进行保护。目前安全气囊一般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驾驶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在方向盘中;乘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一般装在仪表板上。安全气囊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驾驶室间隔板左、右侧及中部;中部的安全气囊传感器和安全气囊系统与电子控制装置安装在一起。气囊组件主要由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等组成。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时,首先由安全气囊传感器接收撞击信号,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传感器即产生动作并向电子控制器发出信号。电子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与其原存储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达到气囊展开条件,则由驱动电路向气囊组件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起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形成弹性气垫,并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使之免于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
在使用模具进行冲压生产时经常会有需要在安全气囊零件中进行翻孔的情况。在长期的实践中,申请人发现,对于需要在侧边进行翻孔的产品,常用的翻孔结构在实际使用中插刀容易折断,影响生产效率。且备件损耗严重。
公开号为CN201620727601.7的中国实用新型“门内板门锁处冲翻孔机构”提供了一种门内板门锁处冲翻孔机构,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位于滑车上镶块与侧压芯之间且同轴设置的冲孔凸模、冲孔凹模、翻孔凸模和翻孔凹模,关键是:所述冲孔凸模的固定端与翻孔凹模固定连接,翻孔凹模与镶块固定连接,翻孔凸模与侧压芯固定连接,翻孔凸模上沿轴向开设有通孔形成冲孔凹模,冲孔凸模与冲孔凹模插接且翻孔凸模的凸面与翻孔凹模的凹面紧密接触形成冲翻孔结构,在冲孔凸模上开设有进口与外部连通、出口朝向冲孔凹模的排气孔,冲孔凹模与外部连通形成排屑通道。此发明不存在无刃口悬空撕断现象,方便、可靠、效果较好。但装置较为简单,对插刀结构未作改进。
公开号为CN2050743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钣金翻孔顶芯模具结构”提供了一种钣金翻孔顶芯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上夹板、上脱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翻孔冲头、第一弹簧、顶芯、第二弹簧和螺塞;所述上夹板位于上模座下方;所述上脱板位于上夹板下方;所述下模板位于上脱板下方;所述下垫板位于下模板下方;所述下模座位于下垫板下方;所述翻孔冲头固在上夹板内、并穿过上脱板;所述顶芯位于下模板内并与下模板等高;该钣金翻孔顶芯模具结构,用于翻孔类冲孔翻孔一次完成的工序,此结构优点,省掉了冲预冲孔的工序;改变了以往采用冲预冲孔工序和翻孔工序进行冲压的不足,成本节省百分之五十,减少模具断冲头的风险,提高产品品质。但装置较为简单,对插刀结构未作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刀与滑块始终不脱离接触,插刀不易断裂的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明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0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面电机外壳拉深模及其拉深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折弯机上模具安装车